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儘管電機有點累,但也別忘了把握其他機會

2025/7/25

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陳重宇同學

儘管電機有點累,但也別忘了把握其他機會

不知道選擇什麼,就去嘗試吧!

  剛上高中的時候,我對於自己想進入哪個類組或班群並不是那麼了解,因此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參加了政大的包種茶節。過程中,我接觸了許多與一類組相關的系,也初步了解這些科系未來的出路。然而,深入了解後我發現自己其實不太喜歡一類組。於是升高二時,在當時「進入高科技產業」成為熱門趨勢的背景下,我決定跟上這班車試試看,最終投入二類組。而我也幸運地發覺自己滿適合這個類組,同時,配合學校的課程,我逐漸對「電學」相關的事物有興趣,因此慢慢奠定自己想就讀相關科系的志向。到了學測後選填志願時,由於我對於純寫程式沒有太大的熱情,因此我沒有選擇資工等科系,而是將我的目標放在著重硬體相關內容的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電機系,學甚麼?

  在電機系最為人知的就是「三電一工」,但這些關鍵課程都是在升上大二後才正式展開,而在大一的必修課程中,除了培養個人素養的課程外,還有協助我們未來順利銜接進階課程的基礎課程,包含作為「工程數學」基礎的「微積分」及「線性代數」課程、讓我們提前熟悉實驗過程及實驗報告撰寫的「普通物理」,還有初步認識電腦以及C語言的「計算機概論」等。在眾多基礎課中,我對於「邏輯設計」實驗課最感興趣,在實驗課我們必須接出相應的電路,確保實驗檯上的燈泡是否有發光,或是藉由切換開關來調整不同電路所達成的效果。在這個課程中,我往往能在班上率先完成電路接線,因此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自律習慣很重要

  在電機系的課程規劃中,每個年級的課程銜接非常緊密,例如電子學系列課程共分為三學期,每一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如果在「電子學一」和「電子學二」中沒有打好基礎,到了需要整合知識的「電子學三」就會顯得格外吃力。而這只是「三電一工」其中的一門課程。因此,電機系的學生需要擁有良好的自律習慣,這不僅包含了讀書習慣,還有運動習慣,畢竟長時間的實作課程與未來的專題製作都需要高度專注與體力支持,所以電機系的學生其實是很忙碌的。

 

嘗試機會,體驗過程

  我對於自己上大學的期許是多去接觸不同的事物。因此,我積極參與各類型的活動,不論是參加主持達人培訓營、加入橄欖球校隊、擔任系學會會長等。這些經驗豐富了我的人生,但是在過程中難免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有次在我徬徨的時候,我尋求了電機系老師的協助,原以為會是那一套「想那麼多不如好好讀書」的說詞,沒想到老師竟回覆:「我現在也還在迷惘啊!」這讓我感到十分錯愕,但隨後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再次找回方向:「但當你在迷惘時,無論怎麼走,都是往前的,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走。」

  回顧我的大學生涯,其實我一直在往前走,我不斷地接觸各式各樣的人事物,或許當下我並不知道這對於未來會有什麼幫助,但我相信總會有一天,它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讓我知道這一切是值得的。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