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從生醫到資訊 醫工系讓我學到什麼?

2025/7/24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陳昱蓁同學

從生醫到資訊 醫工系讓我學到什麼?

放棄學習程式設計 選擇醫藥衛生學群

  國中時,我曾參加學校的程式設計課程及社團,當時參加了數次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大賽(NPSC),也曾獲獎。然而,受到當時的校園及社會風氣影響,我一度認為學科成績遠比興趣重要,便不曾再接觸寫程式這件事情。進到高中,選擇醫藥衛生學群的我,認為自己對於生物及醫學領域較為擅長,同時也熱衷於探索生物相關的知識;在剛進入長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時,更因為高中的學習經驗讓我產生「上大學不過也只是讀書考試」的學習心態,並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會在與生物、生化、醫學相關的領域中找到興趣與方向。

 

但,大學只是在讀書嗎? 

  在大一時,系上的「基礎醫學工程概論」課程讓我發覺,醫工領域比我想的要更廣、更豐富。也因為這堂課,讓我知道我在醫工系不僅僅只是要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而已。大一的寒假,我一時興起找了兩位同學,一起聯絡了系上的教授,想了解醫工相關的競賽事項;原先只是想累積一些經驗,為未來升學或畢業的職涯發展鋪路,沒想到卻意外開啟了另一條學習之路。在那之後,我們每週定期與教授開會討論,學習如何以創新的思考方式去發掘臨床或醫療現場上的未被滿足的需求,並積極參加相關競賽。最終在大三以前,我累積了六項與醫學工程及創新創業相關的競賽獎項。

 

大學讓我找回曾經喜歡寫程式的我

  在參加了許多競賽,也累積了一些獎項後,我回過頭來思考,這段期間我學到了什麼?我發現,自己在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及邏輯處理的能力有了顯著進步。於是,我決定提早加入系上教授的實驗室,嘗試將我在競賽上累積的各項經驗與能力運用在研究上。但一開始,我對自己的選擇感到迷茫,因為我所加入的實驗室,研究領域偏向生物力學、生醫資訊及影像處理,我不清楚自己適不適合這個團隊。為了釐清想法,我主動聯繫教授,透過溝通及討論,我才意識到自己也曾經是個喜歡寫程式、喜歡資訊領域的學生。於是,我便在修課的同時盡力參與實驗室研究,過程中也更確立了想往生醫資訊領域發展的決心。截至目前為止,如今大三的我已經累積參與了三項研究計畫的進行、八項國內外研討會發表經驗,並且已有一篇國際期刊正在審核中。

 

願我們都能踏上理想的舞台

  回首過去,我其實慶幸自己在大學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價值,表現所能。未來,我也期許自己繼續朝我的理想努力,也期許學弟妹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努力朝自己的理想邁進。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