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工是未來的趨勢,你準備好了嗎?
2025/7/7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楊汶達助理教授
.jpg)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正在積極轉型!
環境工程,本身是一個牽涉領域甚廣的系所。目前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現有的研究範疇本身已經十分多元,由筆者本人的研究領域出發,就包含有「碳封存」與「碳轉換」。什麼是「碳封存」?簡單來說,在我國2050淨零碳排的規畫路徑上,即使做足了國家發展目標的規劃,仍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沒有辦法有效的被去除或抵換等。因此國際正積極的發展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打算將目前直接排放進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然後將這些二氧化碳封存到我們的地底下,以達到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或是抑制目前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濃度不斷升高的趨勢。而「碳轉換」呢,是在說碳的「再利用技術」,其目的是在於將二氧化碳經過適當的方式轉換成為各種含碳的物質,以達到減少資源的使用或是新資源開發的目標。
透過上述兩個名詞的解釋,你大概可以知道環境工程的核心之一在於針對環境問題,設計出具工程可行性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還有更多研究領域等你來探索,例如先進材料技術應用於環境問題上、土壤環境、水資源環境、空氣污染議題、廢棄物處理等,甚至是電腦與資訊在環境工程上的應用以及循環經濟再利用,到近年來的溫室氣體減量以及碳盤查等。也就是說只要跟環境有相關的地方,就會跟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有所關聯!但是我們又不僅止於此,怎麼說呢?從上面的內容大家就可以瞭解到,我們需要的人才包羅萬象,從土木工程相關的給水工程、下水道工程,甚至是重大建設開發案前期的環境影響評估以及開發後的環境生態衝擊評估;而在我們做這些大型工程的同時,如果考量到能資源轉型,我們新型態的建築,會加入綠建築以及永續能源指標,而這些指標往往需要借重機械或是電子電機相關領域的夥伴加入我們,協助我們一同打造一個智慧電網、智能控制的環境。
此外,我們也正在全面性的轉型。以往許多傳統的環境檢測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現場採樣。但是拜科技進步所賜,很多的現地採樣被連續自動化的線上即時量測所取代,而且孕育而生的還有空氣品質監測的「電子鼻」等新興設備,將過去難以釐清的臭異味問題,藉由人工智能以及影像辨識技術的導入,可以進行完整且多元面向的整理出來。因此,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各層級的導入正是我們在近年來積極發展的重心之一。進一步到森林以及園藝相關的碳匯;碳費相關的經濟轉型與金融議題;高科技的半導體製造相關領域,所需要的綠電到綠電的憑證,其產業製程中所使用的化學品,其使用前的運送、排放前的處理與排放後的廢棄等,與高科技產業衍伸出來的新興污染物排放、稀土及貴金屬回收到全氟化物(PFCs)、氧化亞氮(N2O)與六氟化硫(SF6)等特用化學品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等。
We want you! I need you!
因此,對自己未來報有滿心憧憬與期待的年輕學子們,在一個高度應用性的學門之中,妳/你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近來,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也在因應時代改變,年輕世代價值觀改變我們也看見了,而我們也已經提前做好適當的調適了。進入大學之初,大一的你們基本上會學習到的是基本的共同學科,只有少量的專業必修課程,尤其是像筆者所授課的環境工程概論,會在課程上,提供各位剛進入大學的新鮮人們各種環境的觀點,培養各個學生在環境工程領域的基本素養,讓各位同學進入到大學二年級後不至於對這個學系感到迷惘,讓加入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這個大家庭的學生們,可以在未來畢業之後學以自用。
地利天時與你相遇
俗話說天時地利與人和,但是天時不是我們可以指手畫腳的。身在宜蘭的我們佔有滿滿的地利之便!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是我國東台灣環境工程領域的最高學府,因此,有許多在地化與在地合作的機會,充滿得無限的商機與可能性!所以只缺對自己具有理想與抱負的你們,加入我們,就可以讓你的未來充滿色彩,與此同時,又不會減損到環境的色彩。其實,這就是永續發展的基本概念,所謂的「永續發展」就是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在我們追求自身發展最大化的同時,又可以兼顧環境的保護與環境永續,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最大目標。
Take home message~
我相信會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一定對未來充滿著未知感,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但是所有的我們,過去也都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我也不是生來就是個老師,我在早期也沒有想過我有一天可以成為大學教授,但是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目前做的事情是我喜歡的工作!
我相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我很重要,這應該也對你們來說非常的重要!
所以,請你們好好的去發展自己的興趣,然後多多打聽打聽,不只ColleGo!,你們身邊應該也有很多管道,無論是問問已經畢業的學長姐,甚至是Dcard、Discord或是最近的Threads,真的沒頭緒,你可以來我們這裡看看,畢竟我們有非常多元的選擇,無論上山下海,或是實驗室裡面當科學怪人,只要你有興趣,沒有不可能!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