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為資工人的前因後果
2025/7/1
逢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學士班(現就讀資訊工程學系) 邱建庭同學

夢想從小開始萌芽
我從小就經常接觸電腦相關的事物,喜歡去打開程式後面所執行的資料夾。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Minecraft》遊戲中的「材質包」。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藉由放入額外的檔案,去改變遊戲中的顯示畫面。我曾經嘗試畫一些圖片放進「材質包」中,結果遊戲畫面就確確實實改變了。於是,我從中體會到修改遊戲檔案的樂趣。
除了材質包以外,我還進一步嘗試更改遊戲內的數值。但在我點開檔案以後,出現的是密密麻麻的程式碼。為了瞭解這些代碼,我上網查詢每串程式碼的功能,學習使用編譯工具去修改,以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從此,我對程式語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萬丈高樓平地起
在進入資工系之前,我對於資工系的想像,是一群人坐在電腦前面敲著鍵盤、不斷產出程式碼,每天跟錯誤 bug 鬥智鬥勇,又或者是鑽研技術,想盡辦法讓我們的應用軟體最佳化。而實際進入資工系後,我們主要學習的是最基本的程式語言架構,好比搭建房子需要地基,學習進階技術時必須搭配最基礎的理論。常聽到的數位邏輯設計、資料結構、計算機概論等,也都是我們在寫程式時會用到的基礎知識。
我最喜歡的是「計算機概論」,這門課帶我們了解電腦最根本的運作原理,包含每個部件之間如何相互協作、如何處理資訊、如何傳遞指令。這些知識都是未來進階課程的基礎,如果少了這堂課,後面所學習的新知識,都會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了解其背後原理。
資工系的無限可能
我認為資工系最大的特色,在於它廣闊而多元的發展方向。不論是透過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而對於人工智慧產生興趣,對資訊安全這類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充滿探索慾望,或是希望深入了解網路通訊等基礎建設架構,都可以在逢甲資工系找到相對應的課程。
同時,校內的學習資源也非常豐富,不僅有數以千計有關資訊工程的電子書以及實體書,隨班導師也會說明如何使用這些資源,讓真心想鑽研資訊科技的人能獲取所需知識。在學習環境方面,學校也提供多個讓同學們自修學習的空間,除了圖書館自修室外,也另外設有兩個自修室,方便需要的同學使用。
將所學化為實用的工具
在就讀資工系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到成就感的時刻,是我為了挑戰自己大一所設定的多益檢定 860 分目標時,而開發出一套專屬的單字複習程式。當時,我意識到自己的英文單字量不足,雖然我曾嘗試反覆抄寫單字的方法,但效率不高,學習成效有限。於是,我決定尋找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使用程式語言來協助學習。
在規劃完程式大致架構後,我以 Python 語言作為工具(儘管當時課堂使用的為C語言),結合網路資源設計了一個專屬的單字學習系統:系統會從我的單字庫中,隨機抽取單字進行測驗,如果我能正確回答三次,該單字與其中文翻譯就會從資料庫中刪除。程式的運作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先從網路上抓取大量的單字資料,並依難度分為一到六級;接著,透過過濾程式來剔除不必要的資訊,保留我所需要的單字。當我執行另一個程式時,可以自行選擇想要測驗的單字等級,然後系統便會從中隨機抽取一個進行考驗。最終,資料庫中剩下的單字,便是我不熟悉的部分。我也進一步修改最程式,將資料轉換成更易讀的格式,並用這份文件來進行背誦;當我希望集中學習特定範圍的單字時,只需稍微調整程式的資料來源即可。
最終,我的學習成果超越了高中時期寒窗苦讀的效果,雖然沒有達成 860 分的目標,但我深刻體會,成就感並非來自於達成某些目標,而是發現自己的進步,並從過程中獲得了額外收穫。
編按:本篇作者為逢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學士班入學生,於大二分流至該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就讀。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