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自控系的養成—從實作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2025/7/1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系友 曹文正

自控系的養成—從實作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選擇的起點 ─ 與科技結緣

  我在高中就對於資電工程領域有極大興趣,並自學了 C 語言及硬體應用,也參加過 FIRST 樂高聯賽,並在當時取得實作競賽第三名的成績。這些經驗讓我體會到,自動控制不僅僅是門學科,更是我樂於投入熱情的所在。當初選擇自控系,是因為自動控制學科涵蓋電機、資工、通訊等多元應用,讓我有機會接觸並學習各領域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系上特別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大二的CDIO專題以及大三、大四的畢業專題,都強調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實作,實現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充實的學習收穫 ─ 專業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大學四年裡,我最大的收穫不僅是掌握專業知識,更在實作過程中培養了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實際操作的經驗教會我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真實情境,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在工程領域中,必須不斷地調整與修正,才能接近理想的結果。

  以我們的畢業專題為例,當時我們使用 Unity 作為開發工具,過程中出現一個技術問題始終無法排除。在多次嘗試後,才發現是版本問題,這次經驗讓我學會了,進行系統開發前,必須先確認軟體與工具的版本相容性。類似的實作任務,也在更早的課堂學習中出現過。例如,在大二下學期的電子學實驗中,我們需要應用大二所學的電子學知識,自行思考並設計接出一組紅綠燈電路;在微處理機實習的期末專題中,我們需要應用電子學跟微處理機的課程內容,獨立完成一項作品。透過系上每一項實作挑戰讓我知道,理論固然重要,但真正有價值的,是透過實作所累積的經驗。將紙上談兵轉化為實際操作的能力,在工程領域中尤其關鍵。

 

學以致用與面對挑戰

  經歷在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的訓練後,我學會如何發現並解決問題,這項能力在我去友達公司實習時發揮關鍵作用。當時,我遇到開發虛擬實境系統的問題,常常需要依靠說明書或操作手冊獨力完成,過程中若操作錯誤,通常沒有人會立即指正,往往需要自己發現。因此,我養成了系統性檢查錯誤的習慣:先確認程式語法,再檢查邏輯問題,如有異常便思考該如何解決。這些經驗讓我更加堅信,學校所學的知識不僅是學術理論,更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實用技能。

 

持續學習與培養好奇心

  如果你具備數學或物理基礎,且擅長邏輯推理與分析,將能更快適應自動控制工程的學習內容。自控系的實驗課程豐富,強調動手實作,很適合喜歡動手設計或將技術實際應用出來的人。此外,因為科技發展快速,如果你對科學、科技新知充滿好奇、樂於不斷學習探索,那就更適合自控系。

  而程式設計在現代工程中不可或缺,如果高中階段有機會嘗試或學到基本的程式設計,建議從Python、C語言等基礎開始學習,掌握流程控制和邏輯設計的概念。如果有機會參與校內實驗、實作課或科學展覽等科學活動,可以多多把握機會,培養自我探索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