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語言 更是連結世界的橋樑
2025/6/23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蘇家英同學

從參與中找到熱愛
在高中時,我參加了各式各樣能提升英文能力的活動,例如英語表達力大會、街訪外國人、擔任新聞英文主播、申請短期交換計畫以及課堂英語簡報等。透過這些實際運用英文的經驗,我不僅體會到將英文融入生活的樂趣,也逐漸發現自己對語言學習的熱愛,那份對英語系的嚮往與想像,就此在心中悄悄成形。
破解英語系迷思:英語系的三大核心
原先,我以為英語系的課程多半會採用全英文授課,藉此讓學生有更多使用英文表達,以及深入閱讀各種英文文學作品的機會。然而實際修課後才發現,課程中雖不乏經典文本,但考量到文學作品用字較為艱澀,因此文學類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仍是以中文授課為主;全英語授課的課程則主要集中在像聽力、會話和辯論等英文口說課。
許多人有「進入英語系是為了學英文」的迷思,認為在英語系會重複學習高中英文知識,包含單字、文法等,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事實上,英語系課程並不著重基礎語言能力的培養,而是進一步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原文資料、進行文學評論,因此,學生們必須具備自我提升聽、說、讀、寫能力,才能夠跟上課程進度。
而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課程可分成文學、語言學和教學三大領域。文學方面,從大一到大三有「英國文學史」,大三開始學習「美國文學史」。經由老師導讀作品後,學生需要進行報告、撰寫文學評論,從中訓練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語言學則像是解密語言的運作,從「語音學」了解發音原理,到「句法學」分析句子結構和規則,幫助我們逐步理解語言的邏輯原則,如此也有助於學習其他語言。
「英語教學」課程則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隨著課程深入,我開始理解過去英文課堂上的活動與教材設計,背後其實都有其理論依據與教學策略。藉由教學法、教學演示及設計課程等訓練,不僅能為未來從事教職鋪路,也能培養清楚講述複雜概念的技巧,對未來進入職場相當實用!
精準表達、團隊合作 英語系學生的軟實力養成
在英語系的學習過程中,我也收穫了「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兩大軟實力。由於每一門課幾乎都需要進行英文口頭報告,隨著次數的累積,我也漸漸在過程中學會如何組織邏輯、精準用詞與清楚表達,並建立起英語口說的自信心。此外,老師在課堂上也常即席提問,讓學生回答或給予回饋,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去表達跟提問。
團隊合作能力則是透過小組報告中培養。除了平時的報告,彰師大英語系還有「大英劇」畢業公演的傳統,在這樣一場正式的戲劇表演中,考驗的不僅是表演與語言能力,更需要與不同部門協力合作,來解決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或難題。總結而言,英語系的種種訓練不只強化了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讓我們在合作中學會溝通、協調與包容。
在英語系,學的不只是語言
此外,英語系的生活更讓我在相處中找到一群能彼此信任的夥伴。透過系上的大小專業課程與團隊合作活動,我們建立起深厚的情誼與默契,並在大學生活中一起成長,無論是面對課業的挑戰,或是生活中的煩惱,總有人願意傾聽、陪伴與支持。這份彼此信任的關係,讓我在英語系找到了最溫暖的避風港,也相信他們將是未來人生路上,能一同前行、互相扶持的珍貴夥伴。
有些人認為,在多數人已具備一定程度英語能力的當前環境中,就讀英語系的發展性相當有限。但其實不然,除了從事教職,也有不少英語系畢業生往外商或國際企業發展,有著相當亮眼的表現。英語系不只讓我們打好語言基礎,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們的國際觀和團隊合作力,透過閱讀不同國家的文本,我們能更深入理解各種文化,並學會尊重多元背景。而我也因此對各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大學期間擔任學校的國際友善大使,協助辦理多場國際交流活動。這段經驗不僅拓展了我的國際視野,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語言與文化之間的緊密連結,希望我能帶著這份經驗持續向前,在未來成為一位不僅教授語言,更能分享國際觀及文化經驗的英文老師,幫助學生開拓視野,連結世界。
(校內國際友善大使所辦理的國際營隊)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