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跨域資訊與傳播的未來新視界

2025/6/6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江信昱助理教授

跨域資訊與傳播的未來新視界

全台最早轉型網路世代的資傳系所,啟動資傳人的跨域DNA重構

  當千禧年到來之際,社會大眾正緊張地沉浸在全球電腦從1999年跨到2000年的系統當機憂慮(又稱Y2K危機)時,世新圖書資訊學系(本系前身)看見了此危機中的新曙光-網路時代即將到來,數位科技應用將變得更普及。於是在2001年,本系決心更名為「資訊傳播學系」,專注於未來「數位新社會」的專業人才培育。伴隨這一波轉型,每一位資傳人的DNA結構也發生本質變化:「內容(含資料)」成為新的關鍵要素、「使用者」成為新的服務對象、統整三大核心能力(資訊設計能力、知識加值能力、網路傳播能力)並融合策展呈現與科技應用技能,將整合結果以有效的傳播方式傳遞給使用者,用以溝通理解與問題解決。

  當然,我們也在積極想像與適應各階段的時代變化,從國際社群媒體平台進入台灣市場、OTT平台崛起、大數據時代再到AIGC新未來,尤其當技術使用門檻逐漸降低,本系同學不僅可以借助各種生成式AI快速且熟練掌握相關技術,現有課程致力結合這一波AIGC優勢將是本系再次啟動資傳人跨域DNA深度重塑的關鍵。

 

技術實作與人機合作是世新資傳課程核心,其成果反映在資傳專題的整合力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隸屬於傳播學院,與他校相關系所多歸屬在管理或資訊學院不同,本系資傳人擅長「應用資訊科技來解決使用者問題情境」與「用白話易懂方式讓他人理解科技應用」,又得力於本校傳播學院的全媒體教學資源豐沛與跨系學習開放,讓資傳人內在DNA之一:資訊整合結果要有效地傳遞給使用者,有了加大buff狀態的獨特優勢。其實,以上buff狀態是每位資傳人在學期間的辛苦學習成果。

  本系課程涵蓋從數位攝影與影像處理、互動程式與資料庫系統、數位內容策展、網頁製作與數位內容設計、數據與質化分析、社群經營與行銷、影像敘事與直播等實作導向課程以及資訊傳播相關理論課程。透過課程的技術實作來認識理論原理一直是本系課程教學模式之一,近二年課程更大力導入生成式AI來進行人機合作(如利用chatGPT進行影像腳本創作、程式代碼開發與編修等),讓同學可以有更多時間放在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與探索跨域興趣,其學習成果也直接反映在本系特色課程-資訊傳播專題(一到四),走過二十餘屆的成果展覽,親眼見證每位資傳人的整合力表現轉變,更為自己創造了有利的職場價值(以近年資傳系畢業新鮮人薪資為例,多在3萬7千元至3萬8千元區間)。

 

不只有觀點斜槓,更要帶著資傳知識與數位技能進行跨域創新

  現在的產業環境瞬時多變,我們很難保證只有單一專業知識與技能可以適應當前環境,特別是當高中生進入大學再到職場,中間尚有四至六年的時間差距,如何調適自己可以正確認識這一前提以及是否具備開放心態面對新變化,都是高中生進入大學端之前可以做的思維轉換。另一方面,根據近年職場觀察,多重職業的人才將是數位新社會的常態,例如新聞記者兼影音製作人、前端工程師兼用戶分析師、廣告行銷兼社群小編等,看似職務工作不同,唯一肯定的是,這些複合型人才是懂得跨界專業或身兼多項特殊技能的優勢者。對照本系資傳人才培養情況,因課程學的多且廣,其實習機構與就業職場便涉及了資訊科技公司、傳播媒體公司、行銷公司、政府部門等超過十餘間機構,顯見資傳人所學知識與數位技能已可應對未來職業變化。

  當我回過頭來檢視自己,作為本系培養資傳人,再到返回母校從事教職,觀點斜槓與跨域創新早就變成我的內在學習DNA:從未限制自己的學習舒適圈、從未排斥任何新科技接觸、從未拒絕任何失敗的嘗試。上述三項「從未」,讓知識有了彼此連接與整合的可能性,也帶給我更多以跨域來滿足自我好奇心的勇氣。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多數高中生可能對資訊傳播領域仍有誤解,尤其是對資訊程式方面,因擔憂預設門檻高而排斥程式,但其實很多同學都是進來才開始學習。所以不用擔心,重要的是自己是否保有想要解決使用者問題的興趣與好奇心,透過本系從基礎到進階課程的技術學習,以及資傳專題的實際應用,便能使自身技術能力發生質變。

 

最後我們想說:未來「新世界」是社會變化,未來「新視界」是眼界變化

  資訊傳播領域是一個持續變動的領域與學科,其源於當前社會與資訊科技的持續變化所致。與早年機器學習相比,現在AIGC技術已有相當大程度進步與使用便利,所構成的AI世界更帶來翻天覆地的社會影響,幸好這些影響都被網路或傳播媒體所記錄下來。我們想說的是,未來新世界是雙關語,不僅僅要學會關心科技社會的發展,更要透過大量閱讀、多方觀察與觀摩、自己親身嘗試來產生未來新視界的眼界變化。在資訊傳播的世界裡,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數位科技與AI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以跨域創新方式適應新的社會與職場需求。對每位進入資訊傳播學系的學生來說,這段學習之旅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打開新視界的契機。透過課程、實作項目與生成式AI等技術應用,資傳人將學會如何將多元技能整合並創造價值,從掌握基礎技能到培養批判性思維,在這個不斷革新的領域裡,資傳人都將帶著跨域創新的勇氣和廣闊的眼界,去迎接未來「數位新社會」。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