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語言與文學是帶你掌握數位科技的重要利器

2025/5/21

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主任 闕帝丰副教授

語言與文學是帶你掌握數位科技的重要利器

誰說外文與科技搭不上?

  在傳統觀念中,外文相關系所往往重視「文學」、「語言學」、「英語教學」、以及「翻譯」等四大方向。然而逢甲外文深知數位科技的重要性,自113學年度起,新設「AI與數位人文應用」課程模組,並且在當中開設「人文與科技:生成式AI跨域應用」(一上,必修)、「提示語工程與AI數位創作」(一下,必修)、「人本AI設計思維」(二上,必修)、「軟體設計與AI工具應用」(二下,必修)、「AI與英文學習」(二上,必修)及「AI與機器翻譯」(四下,選修)等課程。這些課程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本系同學變成資工、資管人,而是要讓他們了解如何把AI工具運用在學習上,並且理解AI工具背後的人文思維。「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知名手機廠商多年前的口號,這樣的口號告訴我們,在科技越發展的情形下,人文學養更加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在加入AI數位課程之際,同時也更強化人文教育。

 

本系特色:中英兼優、全球又在地

  「AI」的背後是「大數據」,「大數據」的背後是「資訊」,而所有的「資訊」都是「文字」所構成的「故事」。因為這樣,逢甲外文系的訓練中,除了強調外文四大領域以及AI數位人文領域之外,我們增開「中文經典閱讀」(二上,必修)、「中文寫作」(二下,選修)以及「中國文藝美學」(三上,必修)課程,來讓同學達到中英兼優的文字書寫以及故事講述能力。如果「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讓我們看到AI數位科技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科技發展下的全球化,讓我們看到如何讓同學們更熟悉自己的母語以及在地文化以便來佈局全球,將成為新的趨勢。為此,逢甲外文系有別於全國其他外文系,增開了上述的中文課程。

  再者,為了讓同學們可以跨域學習,本校「創新學制」中的「第二主修」以及「輔修」都可以讓同學們在128畢業學分中,利用20~40個學分數,至本校如商學院、資電學院、創能學院、工科院等等學院中的不同科系進行課程選讀。這樣的作法與其他學校須在128畢業學分上額外修讀學分的「雙主修」或是「輔系」不同。此一作法讓同學們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完成跨域學習。

 

本系學生特質:勇於嘗試、大膽熱情

  本系學生每年寒假都會至苗栗偏鄉小學舉辦寒假英文營隊,設計不同的課程與該校學生進行互動。為此,每一學年上學期都會有開設相對應的英語教學以及文學課程,來幫助同學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如何設計課程內容以及如何上課。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同學們知道如何從「做中學」以及「錯中學」。此一營隊,展現出本系同學「勇於嘗試、大膽熱情」的特質。

  此外,因為本校推動「創新學制」以及「畢業外系九學分」的修讀規定,本系師長都會輔導同學們至外院他系進行相關課程修讀。也透過這樣的模式,讓本系同學們可以更早的去探索不同領域,讓自己畢業後的就業市場更為廣闊。

 

期待同學:人文為主、科技為輔

  在AI數位化的浪潮下,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會「正確的」使用AI工具,並且了解其背後的人文思維。為此,本系期待看到同學們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文關懷,但同時又能夠思考如何透過AI數位科技,來強化自己的人文涵養。

 

高中準備:多方嘗試、勤於提問

  所有的學習都需要歷經「提問」、「嘗試」、「挫折」、「重整」等不同的階段。本系期待看到同學們可以好好闡述自己相關的經驗,並且說明自己如何從中學到不同的學習方式。

 

關於備審資料:真實誠懇、細水長流

  整理審查資料是讓自己重新回顧、看見過去的自己。這樣的看見極為重要,因為這種方式除了可以讓自己更清楚過去發生什麼外,也可以一窺未來可以走的路。所以,「誠」便很重要。不需要過度的美化,誠實的面對自己,才能讓自己以及委員看到那可見的未來。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