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文學與商用英文的無縫銜接

2025/5/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文學研究所(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系友) 鄭憫

文學與商用英文的無縫銜接

從文學素養到商務應對:語言與文化視野如何成為業務工作的核心競爭力

  我大學就讀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大四畢業以前經由推甄申請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文學所。很多人可能認為,讀英文系畢業的人大多會從事教職、翻譯等相關工作;殊不知,文學素養和英語能力在商務世界中也同樣有用武之地。研究所畢業以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業務,服務於台灣較偏冷門的傳統產業,其主要產品為冷凍材料手工具。工作上常需要與不同國家的客戶交流、溝通與協調,因著過去所學習的文學知識和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讓我在應對不同國家客戶時能得心應手,還能猜中他們在意的小細節,造就了我在工作中一項的優勢。

 

文化視野: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需求,各國客戶有自己的「個性」

  在學校學習文學的時候,我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文化,這也讓我更容易理解不同國家的客戶在意的面向。比如,日本客戶就像是「細節控」,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連包裝上的小字體,甚至於包裝細節,都不能出差錯。所以,寫信給日本客戶時,我會特別小心措辭,以及關照到每個層面,確保每個細節都精準無誤。而美國客戶則是「直來直往派」,他們要的是效率,我的回信會盡量簡單快速,並幫他們統整內容。

  不同的回信風格,不僅讓客戶覺得貼心,也幫助我快速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然而,其實這些文化細節並非簡單的語言知識,而是經過長期的文學學習才逐漸建立起來的「文化敏感度」。文學背景讓我能更準確地掌握不同國家文化的特質,並運用到實際溝通的層面上。

 

寫論文的「雷達」幫助我找出問題

  大學和研究所時期寫論文時,教授時常教我們「挖掘問題」。這套理論放在如今職場上依然適用。客戶問的問題表面上很簡單,但其實往往藏著一堆細節,而寫論文的訓練讓我能準確找到關鍵點,不僅解決問題還能達到「客戶滿意度+100」的效果!當客戶提出需求或疑問時,我不會只回答表面問題,而是深入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提出更具體的解決方案。這種「追根究柢」的能力讓我在工作中能更有效地化解問題,並在過程中避免很多會造成誤解的部分。寫論文著重脈絡的陳述,因此花時間去理解來龍去脈是非常重要的,也因為有費心及費時去了解,在回答客人的問題時,才會知道最根本的問題所在,以及客人在意的潛在問題是什麼。

 

在AI時代,英文底子是否依然關鍵?

  語言是一座橋樑,而文學學習讓我掌握的不僅是溝通工具,還有它背後的情感和文化內涵。這讓我在撰寫業務回信時,既能精準使用商用英文,也能運用文學的語境感,讓回信給客戶的內容更加生動具體,我可以在回信中同時展現專業知識和理解對方的語氣,讓客戶在閱讀時能感到被重視。

  雖說現在AI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協助寫信和處理文書類任務,但如果自己的英文基礎不扎實,也難以看出AI的回應是否真實貼合客戶需求。比如說,AI可以產生用字漂亮、語意流暢且並無文法錯誤的句子,但若是需要加入日本人和美國人對商務用語的不同偏好,仍需要靠自己來判斷。也因此在文化脈絡與客戶需求的拿捏上,目前AI依然無法替代人類的敏銳度。

  換而言之,具備深厚的語言能力仍是在這個數位時代中不可或缺的硬實力,而英文系不僅僅培養個人的語文能力,更在閱讀古今的文學著作中同時培養人文素養及文化學習。在現今跨領域的概念蓬勃發展之時,選擇英文系就讀,接觸文學和文化學習,磨磨自己的語言能力,讓自己具有硬實力,還是相當重要的。更何況,英文系都需要選擇第二外文作為專業,如西文、德文、法文、日文等等,又何嘗不是一個比別人多學一種語言能力的機會呢?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