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影像故事+國際志工 跨領域結合玩出創新媒體人

2025/5/8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 羅蔓芸同學

影像故事+國際志工 跨領域結合玩出創新媒體人

「為何放棄國立大學?」與傳統觀念相悖的選擇

  「你為什麼放棄國立大學?唸傳播不是很辛苦?」來自北部前段高中的我,在選填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為第一志願後,收到父母、師長及同學如潮水般的「關心」。以我的學測成績,國文13、英文14、社會14、數學8,這成績其實可以申請上不錯的國立大學,我卻毫不猶豫地填了輔大影傳。「因為我想要擁有『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而輔大影傳有足夠的資源能滿足我的需求。」我深知人生不可能只點一個技能,所以決定先投入當時自己最想學習的內容。 

  「我想要當電影導演」、「我想要當節目製作人」、「我想當編劇」、⋯⋯,進入學系後聽著大家的傳播夢,我卻不禁思考著:「這真的是我要的嗎?我為什麼選擇唸傳播?我有了影像說故事的能力能幹嘛?」面對龐大的拍片開銷、沒日沒夜的腳本會議以及日夜顛倒的拍攝,這些疑問一個個充斥在我的腦海中。曾經那個堅定選填志願的我,如今卻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

 

相機、旅行和議題 賦予鏡頭新的責任及生命

  偶然間,我看到了一篇國際志工的徵人文章,從小英文及社會不錯的我,起了對探索不同國家樣貌的好奇心,思考再三,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看看,沒想到這一頭栽進便是四年的旅程。在這期間,我實地走訪、親身服務各式各樣的人,同時將這些異國故事用鏡頭記錄下來。疫情期間,我製作一系列線上課程給緬甸的同學認識台灣文化,印證台緬文化交融之處;到了印尼,除了協助建設基礎建設,也教導當地人如何運用影像及文字經營社群媒體。到了印度,我則負責服務有長照需求的民眾、教導小朋友及拍攝服務故事,當地人的熱情好客,打破過往我對印度的刻板印象。此外,我和USR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合作,拍攝籌集、製作物資到烏克蘭前線的過程,讓善意跨越千里,傳播到世界各地。

 

紀錄世界 也記錄我的蛻變

  生活在條件相對沒那麼好的環境裡,我放下自己的舊有習慣、接納不那麼講究乾淨的自己,練習面對當地多元且陌生的衝擊挑戰,磨練心性、運用專業。我從做中學,建立起強大的同理心,也更懂得珍惜現有的優渥物資條件。更重要的是,我拿著攝影機終於找到自己想拍的東西,影像的力量打破語言藩籬,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串聯世界各地。即使資源匱乏、背景迥異,透過影像,也都有發聲的權利;而那些有能力的人,也可能被影像觸動,進而挺身而出,將自身的能力或資源付諸行動,化作改變的力量。

  如今,我仍手持著鏡頭,踏旅於不同地方,高中時的我,絕對不曾想到,現今的我會玩到這個樣子。我走出了有別於傳統媒體人的樣貌,學到了不只傳播的專業技能,更在過程中培養了國際視野、同理心、企劃發想、溝通合作與領導能力。

 

親愛的高中生,我想說...

  「To Make A Better World.」──在研究所的新生入學日,我在所上的心願板上寫下了這句話。至今我仍在持續鑽研,如何透過影像創造全新合作模式,為不一樣的族群發聲,並傳達到世界各地。感謝大學四年間每一位願意給我機會、陪伴我成長的人,但我更感謝自己,始終保持信念,勇於接受挑戰。

  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或許正躊躇著不同科系該如何選填,或者你已明確知道去向,又或者你正靜觀自己成績再行決定,無論是哪一種狀態都沒有關係,只要是你喜歡的或至少是不排斥的選擇,都可以勇敢去嘗試看看。因為在當下做出的決定都會是你評估過後最好的決定。人生中的每一次選擇,正猶如細雨滋潤土讓,讓你一點一滴茁壯。只要保有信念、保持彈性並勇於調整,才能夠真正認識自己,嘗試過後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當你選擇行動的當下,自信便會如從跟隨而至。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