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跨域整合是未來需求,而這也是地理系的強項

2025/5/8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涂建翊教授

跨域整合是未來需求,而這也是地理系的強項

我們期待培養的人才樣貌

    地理學是一門探究「人地關係」的綜合性學科,也是少數橫跨了自然(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生物)、人文(社會、文化、都市、人口、政治、經濟、交通等),並結合空間資訊技術的跨領域學科。我們特別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透過多元學習、跨域整合,發展成本系特色與教育理念,也希望能回應當代環境議題與社會韌性之需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自成立以來,始終肩負著中學地理師資培育的重要任務與使命,同時也積極強化跨領域整合及產業人才的培養,以順應時代潮流。我們以「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做為系發展的核心,並聚焦於「環境變遷」、「災害治理」、「空間數據」、「都市人文」和「綠色產業」五大領域,強化地理知識在氣候變遷、防災應用、都市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期盼能培育出具備解決人與環境議題的地理人才。

 

教學特色與學習資源

    彰化師大地理學系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優質系所,本系教師養成來自不同學術單位,具備不同學術專長背景,也因此可以帶給學生豐富且多元的學習機會。本校每年都會提供相當的經費,讓系上師長依課程需求安排「地理實察」活動,將教室移至戶外場域,透過現地觀察與課堂理論結合,提高學習成效。經過多年努力,本系已成為教學與研究並進、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優良系所。

    本系設有空間資訊與社會防災研究中心,積極研發、推廣空間資訊理論與應用服務,也致力於學術發展和社會服務。我們也設置了沒課窩創客中心,作為學生創意發想的基地,透過一系列課程規劃,提供想投入創業的學生一個優質的教育基礎。此外,本系教師每年都能獲得國科會和政府部門的研究計畫補助,也有多位老師積極投入國科會臺灣長期社會生態系統調查研究 (Long-term Social-Ecological Research, LTSER),透過長期監測,將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做緊密連結。有了老師們積極爭取的外部資源挹注,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在大學階段參與研究計畫,提供同學除了課堂以外的學習機會,也提早學習怎麼透過研究,務實解決所臨的社會議題。

 

與地球環境學群其他科系的差別

    地球環境學群主要以地球科學和環境工程學類為主。很多人會混淆,到底地理學和地球科學有什麼區別?我想主要差別在於,地球科學側重於物質環境的形成與運作機制的探討,包含了不同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偏向自然層面。然而,地理學不僅涉及自然現象,也同時涵蓋人文與社會面向,強調地球表面各種事物(包括自然和人文)的空間分布和差異,同時透過空間技術解決人所面臨的問題。傳統地理學雖然涵蓋了地球科學的範疇,包含解釋地球表面自然事物的特徵,但最終所關心的問題,還是聚焦在這些自然條件,是如何與人類行為產生相互影響,以達到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永續目標。

 

本系學生在學期間多呈現那些特質?

    地理學時常會討論區域或國家的環境特徵與發展變化,有些時候會被人誤解為是背誦大於理解的學科。實際上,地理學是一門深度思維的學科,更多時候是在學習如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從自然和人文等不同面向,去發掘、探討以及嘗試解決問題,因此,地理學很強調理論基礎知識的建構。當同學具足先備知識後,可以透過課程訓練,加強溝通協調、提升邏輯思辨能力,同時靈活應用空間資訊技術,來解決所觀察到人與環境之間的問題,實質達到跨域治理的目的,這是地理系學生在學期間能具備的特質,也是與其他科系學生最不同之處。

 

高中階段可預先進行的學習準備

    地理學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也重視人文關懷、問題思考與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培養。我們希望學生在高中階段,能於日常生活中,培養關懷社會、觀察生活周圍環境變化以及具備發掘問題的能力,再透過課程訓練、自主學習與多元探索,建立系統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素養,最終能完成社會參與和具備改造社會的核心價值。也因此,建議高中生們可於就學期間,嘗試擴大個人視野、培養基礎能力:

1.     關注生活周遭發生的社會議題

2.     增加社會參與的機會

3.     加入校內外服務的行列

4.     強化實作與田野調查能力

5.     提升資訊和雙語能力

6.     培養溝通協調與協作的能力

7.     具備人文與環境關懷的思維

8.     具備本土與全球化的視野

 

針對審查資料的建議與提醒

    個人特質是否與本系契合,是委員在審查書面資料時會考量的重點之一,建議同學們,藉由高中課程、探究實作和多元選修,先嘗試了解社會領域及地理學的本質,探索自己、找出對那些領域較感興趣,並於資料中呈現出來。

    地理學很強調人地互動,從空間的角度探索自然與人文現象,嘗試解決地表上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因此我們會建議同學能具備人文與環境關懷的想法,隨時關注社會發展與環境議題,也鼓勵同學於高中階段,能積極參與社團和校內外活動,培養溝通協調、組織規劃、解決問題與團隊合作等核心素養能力。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