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異鄉人的網頁設計之路
2025/5/7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 汪其珈同學

對科技的心理鴻溝
我目前就讀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這是一個結合藝術、傳播與人文社會的跨領域學系。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文學一直是我非常熱愛的領域;而在另一方面,我在國小時期加入了資訊校隊,開始接觸電腦繪圖和簡單的程式語言,讓我對科技產生了一定的好奇,然而當時的學習過程並不順利,面對陌生的概念和語法,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也促使我後來選擇了文組。
隨著年齡增長,社會上強烈的文理分科觀念影響了我對學習的選擇,我曾經認為文學與科技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這樣的二元劃分讓我無法看到它們之間的潛在聯繫,同時也限制了我探索更廣泛領域的可能性。
解決什麼,大於學什麼
我的轉變始於高中階段,當時我參加了人文及社會科學營,這使我對社會科學的興趣逐漸提升。在這段時間,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文學和科技之間的關係。
在大學放榜後,當時的高中老師問我有沒有興趣幫她製作一個簡易的網頁,但需要我自己摸索學習,我看到老師需要這樣的幫助,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接下這個任務。面對陌生的領域,我從上網自學網頁的基本要素開始,一步步進展到實作,最終完成了網頁。雖然這只是個簡單的開端,但也讓我學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學什麼東西不是前提,而是應該透過思考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又需要哪些工具和能力?如此才能真正發揮所學的用處。
主動自學、跨領域結合
在學習網頁設計的過程中,面對複雜的程式語法和技術概念,我常常感到困難,儘管如此,我依然通過網路上多方的資源來強化自己的技能。慢慢地,我開始理解這些技術背後的邏輯,並將它們應用到實踐中。我從這段旅程中獲得的不僅是網頁設計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如何將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起來,創造新的火花。
找尋兩端的相似性
跨領域的學習讓我重新審視了文學與科技的關係。最初,我將這兩者視為截然不同的領域,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卻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微妙的相似性。文學的創作和網頁設計的過程,都是在講述故事、傳遞思想和情感,這也使我希望能夠在設計網頁的時候,帶入文學中的敘事技巧,使觀眾在瀏覽中體驗到流暢的故事感。
此外,這段學習經歷也幫助我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框架,對於科技的理解不再是單一的技能學習,而是更廣泛的創意思考,也讓我意識到,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往往來自於不同領域的交叉融合,未來,我希望能創造出能夠引發觀眾思考的互動式作品。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