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挑戰到自信──建築系中蛻變的成長之路
2025/3/31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士班 歐芸彣同學

震撼於空間之美─踏上建築之路
我選擇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士班,源於親自體驗後受空間之美的震撼。因為從小在建築相關環境中成長,對建築有一份自然的熟悉感,但我並沒有一開始就決定走這條路。真正啟發我選擇建築的經歷是高二那年在澳洲親眼見到雪梨歌劇院。它的空間美感深深震撼了我,讓我理解到建築不僅是一個方盒,更是一種能夠傳遞情感和美感的藝術形式,讓我確立了想念建築系的目標。
我高中時為社會組,因此選系時,我曾在法律與建築之間猶豫不決,法律的邏輯性和建築的創造性都吸引著我。然而,在未來職涯發展的考量下,最終我決定選擇建築系就讀,把所有志願都填寫為建築系。
在進入建築系之前,我的想像是馬上開始學習如何設計建築,進行具體的建築訓練,成為一位具備專業技術的建築師。然而,大一的學習內容卻與我的想像大相逕庭,第一年的課程重點放在美感訓練,例如形體、色彩與比例的理解,並以抽象題目來引導我們的設計思維,例如:第一個設計題目是將自己的名字轉化為空間,這樣的題目挑戰了我的思維,讓我明白建築不僅是建造實體空間,更是用空間傳達想法與情感的藝術。這段學習經歷改變了我對建築的理解,讓我更堅定地朝著建築之路邁進。
建築設計的探索之旅─從抽象美感到建築實踐
進入建築系後,學習重心便圍繞在「建築設計課」上,這幾乎是整個學系的核心,每一門課程都和設計息息相關。大一的設計課題較為抽象,搭配的是多數訓練美感的課程,像是建築素描、表現法及藝術概論。這些課程讓我們使用鉛筆、麥克筆、水彩等各式媒材進行創作,鍛鍊美感基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堂建築素描課,老師邀請了專業的人體模特兒到教室,讓我們以速寫方式捕捉人體與空間的交織之美。這堂課讓我感受到建築與人之間的深層聯繫,也體會到構築空間不僅是形體的創造,更是對人的理解。
到了大二,課程更豐富多樣,加入了許多建築歷史相關的課程,如西洋建築史、中國建築史和台灣建築史等。這些課程讓我從歷史的視角理解建築的演變,同時還需動手製作模型,參與實地設計計劃。最難忘的是和同學一起訪談當地居民,為小時候熟悉的廟宇設計規劃,並用模型呈現建築細節,嘗試以設計回應現今社會議題。這些經驗不僅增添了學習的趣味,更加深了我對建築在文化和社會中的角色的理解。
同時,大二開始也逐漸加入了和建築師考試相關的課程,涵蓋建築結構、力學、設備、敷地計劃及都市設計等。這些課程提升了我的專業知識,並幫助我認識到建築設計不僅僅是創造美麗的空間,更需要兼顧技術和功能,才能達到實用與美學的平衡。
自我成長與國際視野─建築系的學習挑戰與突破
我認為建築系最大的特色在於「上台講述」和「創意自學」的訓練。每堂設計課上,我們都需要站上講台,向老師和同學說明設計理念。高中時期,我習慣了聽課、背誦、答題,極少有機會在眾人面前自信表達。但大一進入建築系後,面對設計課一次次的發表需求,我逐漸克服了這種恐懼。從一開始的緊張害怕,到後來能自然地表達設計想法,甚至被邀請在開學典禮上分享,這段成長讓我意識到,表達能力也是建築學不可或缺的一環。
另一項建築系的特色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與傳統課堂中老師主導教學的模式不同,建築系的課程是我們主動準備並對老師解釋設計理念。在這過程中,許多知識與技術都需要我們自我探索、精進,這種角色對調讓我學會如何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
此外,建築系的訓練讓我體會到全世界都是建築的學習場域。無論在哪個國家,建築系學生總能在實地觀察中汲取靈感。例如,我曾代表系上到維也納進行都市見習,也參加了西班牙知名事務所RCR的國際工作營。大家來自20個不同國家,在不同文化與語言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建築是一種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這種國際經驗讓我認識到,建築系的學習不僅限於課堂,而是充滿無限可能的跨文化交流旅程。
從挫折到榮耀──設計中的堅持與成就感
剛進建築系的大一,與高中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讓我感到震撼與挫折。高中時期的學習以背誦和答題為主,但建築系的課程卻要求創意思維,甚至需要站上講台向老師解釋自己的設計,且沒有所謂「正確答案」。例如,第一個設計題目是將自己的名字轉化為空間,這種抽象的課題讓我完全無從下手,對未受過正規繪畫訓練的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當時,大一總評是成績最好的才可以上去講,一直很想上去,但卻一直無法夢想成真。
然而,這些挫折並未讓我放棄,反而成為我努力的動力。經過建築系的密集訓練與自學,我逐漸找到每個設計題目中的主題與線索,也開始感受到成長。真正的轉捩點出現在大一寒假,當時的作業是分析建築師案例,短短兩週內需要製作18個模型並手繪3張A1版面。我被分配到的案例是Charles Moore的Hines House,相對其他知名案例,這個建築案例資料非常稀少,且幾乎都是外文資料。然而,我依然不懈努力,甚至在熬夜切模型時意外割傷手指送急診,最終這個作業獲得了全系最高分,甚至這個案例只有我被選到,終於上了總評。
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只要不放棄並持續努力,自己也能取得出色的成績。從那以後,我的設計能力逐漸提升,建築系的課程越來越得心應手,最終甚至達到「系上第一名」的成績。回首這一路上的努力,成就感油然而生,過去的辛勞與堅持都顯得格外值得。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