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走出教室,走向世界

2025/3/26

淡江大學德國語文學系主任 林郁嫺教授

走出教室,走向世界

  現今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多屬於 Z 世代族群,這一代人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中成長,從小就接觸網路和各式智慧型設備,對社交媒體、短影音平台等應用相當熟悉。儘管社會上對 Z 世代存在「上課玩手機、注意不集中」等標籤,但是,他們擁有將數位技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潛力,例如,Z世代能通過線上資源與數位工具,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還能激發創意思維,開創出新的觀點、作品或表達方式。如果能透過教育引導他們將數位素養應用於學習、專業發展和社會參與,這將成為他們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的一大優勢。

 

德文系期待培養的人才樣貌

  我們期待德文系學生應具備紮實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將所學的語言、文化和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除此之外,我們鼓勵學生能夠運用各類媒體資源,以多元視角探究世界,進一步增進對異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度,並期望學生未來無論是進入職場或是學術研究領域,都能展現批判性思維、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具有全球視野和多元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德文系在教學方向與資源上所具備的特色

  淡江大學德國語文學系的教學理念不僅限於課堂中的知識傳授,更注重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例如:在一年級的「探索永續」課程中,透過對德國相關議題的探討,學生能利用媒體資源了解德國的當地現狀,如德國能源與生態、科技發展以及轉型正義等等;在三年級的「德文翻譯—商用翻譯」課程中,我們的授課教師曾指導學生協助德國官方機構翻譯文宣,使學生的翻譯能力更具專業性和實用性;在三年級的「德語會話」課程中,我們利用遠端連線的方式,打破了時空限制,與德國大學的漢學系學生進行語言交流,提升彼此的口語表達能力並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大四的「AI德語口筆譯」課程中,教師以PBL問題導向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在實際的翻譯專題中探討翻譯理論、策略以及AI在翻譯中的應用,並在期末成果展上展示他們的翻譯研究成果。這些課程設計不僅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活化於實際操作中,還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造性和實踐能力。

  除了課程設計以外,我們還設有「Deutsche Ecke」輔導制度,提供學生德語學習諮詢管道。除了提供導師的指導外,也安排學長姐進行學習輔導。此外,我們亦邀請波鴻魯爾大學的德籍交換生,每週提供四小時的語言練習時段,讓學生有更多與母語者練習口語和聽力的機會。

  在國際交流方面,本系積極開創多元的海外學習機會,鼓勵學生利用學期間或暑假前往德國,進一步提升語言能力並增強對德國文化的理解,例如:大三出國交換計畫以及慕尼黑大學和特里爾大學的暑期課程。

 

德文系學生的特質與行為

  在學習成就方面,我們的學生或許不是最優異的,但他們展現出對新知的「開放性」、對差異的「包容心」以及對未知可能性的「探索精神」,這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勇於挑戰自我。部分學生選擇雙主修、輔系或跨領域的學分學程,例如,德語國際企業學分學程,外語翻譯學分學程或外文學分學程等。許多學生也選擇參與企業實習,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提前磨練職業素養,為未來的職涯奠定堅固基礎。我們的學生並不僅僅滿足於課堂內的學習,而是積極尋求與現實世界接軌的機會,這使他們在學術和實務層面都能夠不斷成長。

 

給予有志報考德文系學生的建議

  對於有志報考德文系的學生,我們建議首先應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德文系的課程內容豐富且具挑戰性,合理的時間安排有助於學生在繁重的學業負擔中保持平衡。此外,保持積極心態非常重要,切勿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感到沮喪或想放棄,我們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偶爾停下腳步,給予自己反思和調整的空間,並善用系上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我們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講座、展覽或文化活動,除了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培養對多元文化的興趣和理解,也能幫助學生進入大學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

 

為順利銜接大學學習,建議高中生在高中階段進行預先學習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適應大學學習模式,建議高中生可以通過課堂學習中的考試與報告,訓練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這有助於學生在大學面對更繁重的課業時,能夠更加高效地安排和分配時間,保持學習的穩定性。本系每年皆舉辦德語體驗營,這是一次深入體驗德語學習的好機會,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德語的學習魅力,並了解德國的文化內涵,在進入大學前進一步了解自身的興趣與潛力,歡迎高中生前來參與。

 

德文系審查資料的建議與提醒

  在申請資料的準備方面,高中生應展示自己多樣的學習經歷與能力,這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申請者。首先,修課紀錄能夠清楚展示學生的學習軌跡,反映出其在不同領域的學術努力與學習態度,讓我們了解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狀況,並且體現他們對學業的責任感;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學生可以提供自己在課堂上的報告或其他學習成果,這些資料能夠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元表現則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呈現學生的能力與特質,包括自主學習計畫、社團幹部經驗、或是相關的檢定證照等,這些經歷能夠展示申請者對學習與成長的積極投入,並且反映出學生具備的領導、組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解決問題的靈活性等綜合素質;最後,學習歷程自述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申請者的學習動機、對未來的規劃以及選擇德文系的原因,進而評估申請者是否具備成為德文系學生的潛力。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