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透過跨域探索的旅程,回歸自己的初心

2024/9/16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吳佳薌同學

透過跨域探索的旅程,回歸自己的初心

18歲的「麵包」

       雖然從小就對文學有興趣,但我最大的夢想其實是當一名演員。然而,在選擇校系時,面對家人的攔阻,我只能妥協選擇了「有一點興趣」的中國文學系。因此,嚴格來說,與大多數非文學不可的同學相較,中文系並非我的首要選擇,夾雜著將就、質疑,就這樣渾渾噩噩、漫無目的地度過了大學一年級。

 

「所學非所願」的失落

       走入中文系後,卻發現系上所學完全顛覆我原本的想像。可能很多人認為,中文系最主要的課程是「創作」或者「文學理論」,然而,我們系的學術重點是在「文字學」(小學)、「文學史」(發展)、「思想史」(哲學)上的理論層面,與大眾想像的「文學」樣態相距甚遠,也有別於我的期待。

  此外,近幾年臺灣科技業開啟新的高峰,社會充斥著「理組的職業發展前景較好」的風向與言論,也讓我不免對前途充滿不確定感。雖然我為了擴大未來職涯的發展性而修習教育學程,仍不確定自己一定能順利成為教師。我不禁開始思考,我想成為教師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呢?我真的想成為國文老師嗎?

 

只是想找一個解釋——我到底是誰?

       幸而中文系在學分規定上給予學生極大自由,教授們也鼓勵同學們多元發展,我想起教育學程裡自己一直很感興趣的「心理學」,也正好中山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可以申請跨校輔系,因此,我決定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利用大四和大五修讀心理系的基礎必修,讓我慢慢熟悉「假設—找證據—推翻/接受—應用」的思考模式,也在社會心理學與諮商技術等課程裡,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安與焦慮,試著引導自己找出最適合的出路。

  令人驚訝的是,我竟然想回到中文系的懷抱,並成為一名教師。因為比起陪伴個案成長,我似乎更樂於成為「傳遞知識」的角色,而心理學的某些理論,與文學竟也能互通,至此,我好像解開了「為什麼要當老師」的困惑。

  就像命中注定般的,那時中文系陸續出現了幾門將學術知識轉譯,應用於雜誌編輯、文案撰寫、地方文史研究等領域的課程。我和朋友一起,嘗試將唐代亭台樓閣詩、蘇軾的食藥文學編成一本雜誌;也在課程裡學習閩南語寫作,在採訪高雄旗鼓鹽老店後,以網站的形式呈現地方故事。

  於是,在「科學」與「文學轉譯」的雙重訓練下,我成為了「用心理學解讀文學」的國文老師,工作半年以來,對於這份工作,我仍充滿熱情。

 

走回頭路又如何?站遠一點,才看得比較清楚

       可能很多認為,所謂的跨領域就是要「選擇新的領域、嘗試新的方向」,否則就失去踏出舒適圈的意義,但回首過往,我既不後悔選擇中文系,也不認為延畢讀心理系是浪費時間。因為真正的跨領域,是先把路走寬、走遠之後,再檢視自己真正所愛,即使走回頭路,那也是因爲有了目標。對我而言,延畢一年,是我人生中得到最棒的禮物,我學著放下向現實屈服的執念,打開解讀文學的新觀點,最重要的是,這一次我終於知道自己是誰,要走向何處。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