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不同變數使成為不同等式──小灰塵的進擊!

2024/6/17

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戴婷郁同學

不同變數使成為不同等式──小灰塵的進擊!

啟程—無奈的變數宣告

    父親期望甚高、兄姊們優秀,當我繼兄姊們的腳步之後就讀相同學校,也會一直聽老師們說起他們的事蹟,我卻表現不那麼耀眼,令父親經常無奈責罵我與他們之間程度的差距,讓我從小就一直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中。因為在家裡無法得到肯定與認同,讓我從小自然地與那些只教過我、甚至把我視為愛將培養的學校老師更為親近,想要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自然也成為我的夢想與目標。待我到了「中二病」叛逆期,為賭氣便放棄家族最為擅長的數理科目,一心在人文社會領域追求自己的榮耀。我的高中在家鄉最為人所知的是語文資優班,一方面是為了符合國中文科師長們的期許與我過去三年的興趣與堅持,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在一個跟家族沒有關係的學校重新開始,所以我在那年秋天開學時成為所謂的「資優生」。

    不過,高中三年意外地與數學老師特別投緣,讓我一反過去重拾數理,經過三年一心向著想成為「數學老師的愛徒」而努力,數學成績有明顯的成長。這樣的改變讓我在大學升學考試中數學表現優於語文,然而最後在指考中卻沒能發揮最好的狀態,這樣的表現讓我萬念俱灰,再加上終於還是不敵父親的「期望」與「影響」,依他選擇了我從來沒接觸過的領域──來自語文資優班,電腦課只有一個學期而且完全不知道何謂「程式」的我,來到了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風暴—絕望的無限迴圈

    「你喜歡資管嗎?」如果你是在四年前我大學剛入學,而後經歷休學、復學時問我,答案是猶疑的,甚至有時候是否定的。

    高中純社會組三年經歷讓我無法脫離,灰心於過去所學完全無法與現在有所連結;尤其剛入學時發現有些同學就是不常來上課卻還是能輕鬆應付考試,而我獨自面對電腦絞盡腦汁卻還是一行指令都無從寫起,不禁第一次如此嫉妒天賦的不公平,也深深埋怨過去為賭氣而放棄數理的自己。這樣的挫折與內耗互相加乘讓我萬念俱灰,最終在大一開學三個月後不顧學校老師勸說、父母反對,提出休學申請,準備再戰隔年的大學指考,決意要了卻一直放在心裡的老師夢。然而在休學期間,內心絕望與徬徨令我無所適從,再加上從一開始就不贊成我休學的父母不斷質疑和嘲諷、甚至找認識的老師以各種教學現場的困難與挑戰勸我放棄。事實上我喜歡輔大,系上的人們和朋友都是我珍惜的緣分,就只是差在無法接受所學。當初遞交休學申請前因「人」的猶豫始終讓我懸念,如今休學後又如此煎熬痛苦,最後還是不敵一切,在下個學期開學前就遞交復學申請,重新挑戰面對昔日讓我痛苦的領域。

 

破浪—找到無限迴圈的break

    復學是重新開始,而且多虧基礎必修教授的照顧與幫忙,所以起初狀態良好;直到升上大二,開始接觸其他更困難的學科如經濟學、資料庫管理等等,學習與基礎程式完全不同等級、較為實作的課程後,適應又開始變得困難。由於興趣依然不合,我心想那就混過去能拿到畢業證書就好,生活重心就寄託於課外活動;然而資訊領域並不是那麼簡單,這樣隨便、得過且過的心態讓我每個學期只是越來越多的不及格,因此更加自卑絕望,更無法好好面對學業,只能如此惡性循環──直到大三專題的來臨。

    大三一整年的專題是資管系最重要的畢業門檻,在大二下學期甚至有「小專題」之稱的「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作為擋修。在該課修畢之前同學們就會紛紛尋找契合的指導教授,而像我這種到暑假後看到總成績才確定自己通過的學生只能待系辦公布尚有名額的教授參與最後的抽籤──身為一群系上墊底、拼湊出來的小組一員,我遇到了大學生涯中最珍貴的貴人,那就是我的專題指導教授。

    起初我與指導教授並不合,尤其不常當掉學生的他得知我竟曾經在他教授的離散數學上被他當過後,更是無言以對。然而,身為小組組長,作為他與組員之間唯一的連結,他也沒有別的選擇;眼見我們小組有專題被當掉的危機,他待我越發嚴厲,在他強硬的指示下,我必須正視過去荒廢的時光重新學習,在毫無課程基礎之際漸漸培養出自學查找的能力,以能夠應付他隨時的訊息和會議、教材轟炸及學習成果抽查:何謂機器學習、其中的原理和運作、程式碼每一行的用意……。漸漸地,我開始能夠在專題發表代表小組扛起演說與問答的責任,同時不願愧對教授對我的深厚期望,在專題結束後我繼續參與校外專題競賽,將專題研究發展成論文,期間也曾代表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校內則是主動去修習那些有助於研究的課程、再次挑戰曾經被當過的學科,獲得高分後甚至開始擔任起助教。

 

揚帆—充滿可能的輸出y

    自專題期間受指導教授薰陶開始,我在獨當一面發表、收穫競賽得名成果,甚至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獲得了不一樣的視野之後,漸漸產生自信。我愛上了我正在做的事情,從只想打混過去還被當掉,到現在甚至會主動吸收相關知識與技術,從自卑渺小如同小灰塵般,到現在經歷豐富、系上教授們甚至都開玩笑喚我「戴姐」,心中感受無可言喻。儘管我至今仍然無法忘記休學到復學的絕望煎熬,無可避免地去猜想若是當初我沒有復學、考上教育相關學系,我會像現在有自己的成就和驕傲嗎?其實當初專題分組是有些人際問題,所以我才會在現在這個小組,若是我沒有離開先前的組別、沒有參與最後抽籤然後遇到敬愛的指導教授,我能夠改變過去的頹廢自卑然後有如今的成長嗎?我想答案是不一定的,畢竟以數學式為例,作為「我」本身選擇及改變的變數x已經有所改變,結果對應的y也因此會是不同的故事。高中三年語文班純社會組的經驗至今亦存在影響,雖然對於資訊領域並沒有那麼直接的相關性,過去缺乏的數理基礎能力也確實成為我的劣勢,然而相對地,在語文班頻繁上台講話訓練出的台風與口條讓我能夠在專題報告和競賽演示時輕鬆應對,對語文的興趣和累積也讓我在閱讀外文文獻及國際研討會發表時有所表現。我不再糾結於過去經歷是否可以明確地幫助到現在及未來,也漸漸放下一定要就讀教育相關學系才能成就夢想的執念,萌生其他前所未有的新目標。儘管會有其他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我也想好好把握現在,正視現在的學習機會,好好學習並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下一次再抬起頭時,我又將會是不一樣的人了吧。

    現在,當你再問我「你喜歡資管嗎?」我的答案非常清晰確定:「喜歡!」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