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系大哉問:該聽從世俗的期望還是跟隨自己的想望
2024/3/7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鄭淑雅同學

蛤?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出來可以幹嘛?
得知成績後,開始上網查資料,在進行落點分析時,發現到了這個名為「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的科系,聽都沒聽過,詢問完老師後得知,學校歷屆學長姐也沒人去過這個科系。
「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科系呢?」由於身旁沒人可以問,我只好帶著這個疑問,開始瘋狂上網找遍任何相關的資料。找完資料後才知道,沒聽過這個科系其實很正常,因為全台大專校院也只有這間學校有這個科系。這個科系可以學習到第二外語,德、日、西、法選一個自己想學的去學,西班牙語的老師來自西班牙,法語課有來自法國的助教,而且這個科系還有提供很多出國的機會,像是國際志工、國際實習和出國交換。
看到關鍵字「學外語」、「外國人」、「出國」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這個系感覺好酷!而且我從很久以前就很嚮往到台灣以外的世界看看,這個科系有好多資源,就讀這個科系感覺可以讓我美夢成真!於是我也就非常認真地去準備申請要用的備審資料。
面試放榜後,總共錄取了三個學校,分別是兩個國立大學的幼教系以及暨大國比。結果分別是正取、備1、備13。由於外婆家正好在其中一所大學的縣市,爸爸媽媽得知我正取都感到非常開心,但我其實沒有他們那麼開心,因為心裡最想去的科系居然是我深入了解以後喜歡上的國比系,但我只有備取......。
「就去讀那間的幼教系呀!」家裡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
「去讀國什麼系的,出來可以幹嘛?」也出現這樣的質疑的聲音。
我......到底該選擇哪個好呢?
我為我的人生負責!
其實當初除了上網查資料外,我甚至還鼓起勇氣(抱持著有問有機會且沒有刻意期待回信的心態)寄信給系主任,詢問這個系的學生畢業後的走向大多為何。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系主任竟然在我寄信的當天就回信!透過與系主任的聯繫,讓我更加了解了這個科系。
於是,在決定志願序時又回去看了當初和系主任聯繫的信件,其中有段文字的大意是這樣:「老實說,沒有人知道以後會怎麼樣。真正瞭解自己的喜好與感受,在當下做出選擇並在選擇之後持續努力。只要一直這樣認真對待自己的生命,終會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有意義的連結方式。」
這段文字觸動了我的內心。真的沒人說得準未來會怎樣,但既然我知道我比較喜歡這個科系,那就勇敢做出選擇,並且為我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吧!畢竟人生到頭來是我自己的,無論最後結果是好是壞,都自己承擔與面對。
為自己而活,活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生
很高興最後順利備取上了,也正式成為了國比系110級的小大一。18歲成年,離開家裡,獨自在外與其他人生活,沒有家人在身旁,練習自己做出選擇,也練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如果犯錯、失敗也就當作一次經驗從中學習,不怪誰也不怪什麼,這些都會變成日後成長的養分。
很感謝爸爸媽媽當初願意尊重我的選擇,讓我開始練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我也在這幾年的大學生活中選擇去做了好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這些經歷又再次呼應了當初信中的內容「真正瞭解自己的喜好與感受,在當下做出選擇並在選擇之後持續努力。」
我好喜歡這段精彩的大學生活,不後悔當初做了這個選擇。
相信就是力量,相信自己吧!
就是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才會想說要去多聽其他人的想法與建議,但有時聽一聽反而更讓自己動搖,不知如何是好。別人所提出的看法固然很好,但這些看法都是基於他自己的成長背景與個人經驗,而不是我的。他是他,我是我,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他無法真正了解我過去到底經歷了什麼、感受與想法又是什麼,所以先別急著照單全收他提出的東西。
相信自己心裡面的那個小聲音吧!靜下心裡好好傾聽,如果那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那為何不去追求呢?這件事又不是什麼違反法律的事情。So…Why not ?相信自己可以的吧!
作者介紹
鄭淑雅,一位有著叛逆靈魂的人類,喜歡嘗試各種未曾做過的事情,認為「事情總得做了才知道」,想過一個將來回首不會後悔的人生。
畢業後仍在持續進行探索,相信最後總能找到那份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並且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