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教授怎麼說: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指南大公開(上)

2021/12/15

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作伙學

教授怎麼說: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指南大公開(上)

面對108課綱準備帶來的考招改變,臺灣社會已經開始出現學習歷程檔案相關的「補習班」、或是「新課綱素養班」,教導高中生該怎麼從高一就寫好學習歷程檔案。家長的聊天群組間,也開始出現交換各種學習歷程檔案相關的「秘訣」或「武功祕笈」,這些秘訣通常包括「多探索」、「要參加營隊」、「要了解自己的興趣」、「寫一個感人的學習故事」等等,但許多家長、學生聽到這裡頭就痛起來了,學生早就被傳統考試壓得喘不過氣,到底還有什麼時間可以寫什麼感人的故事?

在全臺灣五十場審議活動中,我們總共邀請橫跨18學群、共171位大學教授參加活動,從過去備審資料的經驗出發,討論「未來期待在學習歷程檔案看到什麼樣的內容與成果」。假若你面對新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感到迷惘、認為大學端的審查標準不透明,不論你是誰,我們提供了共五項學習歷程檔案準備建議,這些建議與方法並不是我們原創的,而是由大學端171位教授所給出的建議方向綜整出來的大方向,期待能讓更多學生、家長與老師瞭解到該怎麼調整自己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方法。

一、勇敢表達自己的主見與想法

在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中,請務必記得要優先呈現自己真實的興趣、能力與故事。學習歷程檔案和傳統的紙筆考試不一樣,它沒有標準答案。它就像一個社會新鮮人要準備一份履歷,或是申請研究所都要寫一份學習規劃,它的重點不在「答對」考官心中的答案,而在於要讓考官對你準備的資料感到印象深刻。可以是感動難忘、也可以是意外驚喜,但不論你是想要哪一種,都不應該只是模仿特定的樣板,然後選擇複製貼上。

大學教授說,每年都會有學生放上「飢餓30」、「全球人權寫信行動」等活動參與證明,當然這些是很棒的活動,然而當100個學生之中,有高達80個學生都附上這些證明與照片的時候,你說這些資料又有什麼讓人感動、或驚喜的地方呢?相反地,參與審議的大學教授普遍建議,所有的高中生都應該從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個性、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出發。若沒有「自己」,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呈現出一個有溫度、有生命力、有說服力的一個學習故事:

其實你在這新課綱你最需要成為的是一個說故事的人。說什麼故事?說你這個人的故事,我們在審查資料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知道你是誰,然後你為什麼選擇我們的系所,然後你所有做這些東西你的意向是什麼,你為什麼這麼做,然後你覺得完成跟整個過程裡面,到底對你來說有什麼收穫?(南部國立大學 應用英文學系教授)

那再來就是說你參加營隊,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你從中學到什麼?你擔任班級幹部或者是社團幹部,你看到了什麼現象?你從中學到什麼?你參加社會服務之中你學到什麼?看到什麼?所以那個你要能夠提出問題,要能夠提出問題,這是在高中學習的時候就應該要有,要有疑問,你自己去找解答。那你在高中裡面,學習歷程裡面,你對於高中裡面,修課裡面你有什麼啟發,有什麼意義?(中部國立大學 法律學系教授)

和別人不一樣,並不代表學生需要「假鬼假怪」, 也不是說要花錢請人做華麗的封面和插圖,而是應該回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主見、反思與動機加入到學習歷程檔案中。不論是上完一堂課、參加一場營隊、聽完一場演講,還是做完一學期幹部,重點不是參與證明、也不只是照片,而是你必須要學會回答與記錄:你為什麼會去參加?你原本想要做什麼?你的感覺是什麼?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活動哪裡辦得很差?如果是你會怎麼解決?適度地記錄這種面向的想法與反思,才是能和你與其他申請者產生差異,成為讓教授對你的學習歷程檔案較有印象的關鍵。

二、塑造獨特性: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與探究

許多學生與家長擔憂,要做好學習歷程檔案,是不是一定要花錢參加營隊?是不是一定要參加學術性社團?大學教授並不否認許多營隊或社團活動,都可以讓高中生進一步認識與學習新知,並刺激同學反思和進步,但參加營隊並不是吸引審查教授目光的唯一辦法。

許多參與審議的大學教授都建議高中生,應該要從自己的出生、從自己居住的城市、從自己念的學校、從自己擔任的班級幹部,從每天的日常生活去延伸和發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並實際探究所遭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學習歷程檔案可以呈現的素材。有一位教授提到他審查過這麼多備審資料,卻深刻記得一個孩子因為想要過年贏錢,就把各種撲克牌組合的機率算出來,那三頁的筆記讓他印象深刻:

他是生活上遇到一些問題,然後他想要用一些科學的方法、一些數學的方法去做一些解決。那確實也代表他有研究的精神,對於某些方向已經有一定的好奇心。這個就是我們想要看的,必須要給出就是:讓我們知道你跟其它學生是有所不同,你有你的動機。(南部國立大學 應用數學系教授)

也有一位化學系的教授提到他審過有一位高中生,因為自己皮膚過敏,所以特別去研究肥皂製造原理、後來還自己製作肥皂避免過敏問題。還有一位教授提到,一個學生因為想要幫忙媽媽攤位增加銷量而設計海報,也實際說明自己在設計海報遇到了什麼困難。實在太多、太多例子了!在審議現場中,每次教授們講到這些從日常生活中懂得觀察和反思的學生,個個都眉開眼笑,好不喜歡。我們認為,這些教授之所以會喜歡這些已經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探究的學生,是因為這類學生對每天發生在自己周邊的事情有更多主動的感知與反思,而不是人云亦云、缺乏想法。 營隊、補習班,當然這些活動都是合法的社會資源,但它們卻不是壟斷能夠做出好的學習歷程檔案的唯一管道。日常生活其實就充滿各種機會,值得學生注意與深入考究。上面這一個個故事,沒有一個和營隊有關,也沒有一個和補習班有關,但每個故事的共通點都是和學生自己的生命經驗有關,學生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也有想要解決特定問題的動機,有時故事好笑有趣、有時認真感人,但它們都讓教授們印象深刻,甚至是連教授都佩服,這些平常在生活中也願意積極學習的學生們。

(本文為合作轉載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原文轉載自「作伙學」官方網站文章https://www.108epo.com/results-detail.php?Key=19

◆下一篇 教授怎麼說: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指南大公開(中)

話題類別:看看別人怎麼做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