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資訊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資訊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民生校區 900391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
榮譽校區 701臺南市東區榮譽街67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智慧雲端系統開發與應用」為研發重點,整合系上教師在各個領域的專長,包括人工智慧、多媒體應用、網路(物聯網)應用、數位內容及學習、運算思維、資訊安全、影像處理等,共同發展系上特色。此外,藉由培訓學生行動應用程式的開發能力和數位遊戲程式的開發能力,使學生具備雲端應用開發的實作技能,藉由教學相長,共同激盪與創新。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以「前瞻務實」為目標,課程兼顧理論與實作,讓學生能動手操作並培養實務能力。除了必修的畢業專題實作外,還能參加各種競賽與老師的研究計畫,從中學習團隊合作與創新思考。本系也重視跨領域學習與國內外交流,幫助學生接軌未來資訊科技發展,成為具備實作與研究能力的專業人才。 |
學科意涵 |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隸屬於本校資訊學院,而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是指電腦和演算過程的研究,也是一門結合數學原理、硬體與軟體設計的領域,而我們更強化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與應用,所聘的專任師資也皆具備國內外頂尖大學之電腦資訊相關領域博士學位。 |
資訊工程是一種透過科學與工程的方法處理資訊的學科,學習領域涵蓋電腦軟體與硬體的分析、設計與應用,除了基礎科學與程式設計,主要領域有電腦系統與網路、作業系統、演算法、資料庫系統、人工智慧、軟體工程、影像處理、生物資訊、大數據、物聯網、量子計算等。 |
學習方法 |
![]() 1.課堂講授:教師講授前會先該班學生,掌握學生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適度調整內容進行講授教學。 圖解:教授課堂講授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2.課堂研討:學生根據師長拋出的議題進行分析與討論。 圖解:「就是要當創客I-3D列印 」實作課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 3.動手操作:依據實驗或程式課程內容與性質,實際操作電子儀器(如電路學課程、積體電路課程等)或上機編撰程式。 圖解:動手操作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4.統整報告:部分課程需於期末完成專案,培養團隊合作以及資訊整合能力,最後做專案進行報告或操作示範。 圖解:專題製作、展示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 5.企業產業參訪:搭配課程屬性,與臨近公司、會展場或研究中心進行參訪交流,如高雄市放視大賞、國家高速運算中心等等 圖解:企業產業參訪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
![]() 課堂講授:課堂由教授講解資訊相關的重要理論,並透過實際案例讓學生了解資訊如何被蒐集、處理、分析、儲存與呈現。課程內容豐富,能幫助學生建立資訊科技的基礎觀念,了解電腦與資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軟體設計與實作:在軟體設計與實作課程中,學生會學習如何用程式設計來解決實際的資訊問題。透過動手撰寫程式,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培養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並能開發出更高效率的電腦應用系統。 ![]() 硬體設計與實作:在硬體設計與實作課程中,學生會學習如何設計電子電路與進行機電整合,了解電腦與機器運作的原理。透過實作訓練,培養動手能力與創意思考,並具備資料感測與自動控制等實務技能。 ![]() 團隊學習:在團隊學習中,學生會以分組方式進行專題製作,學習如何與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結合軟體與硬體的作品。透過專題過程,培養溝通協調、計畫管理與實作能力,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訓練統整筆記的能力-課程重點的彙整。 |
1.以程式語言描繪事物的運作: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資訊工程系與資訊管理系等學系皆以修習資訊相關能力為基礎,如數學課(微積分、統計學)、程式設計等課程,本系除了普遍認知的資訊工程系硬體課程外,額外強調人工智慧領域研究、資訊安全課程以及融入數位學習的教學素養。 |
資工系與資管系的差別在於資工系偏重於資訊技術開發與設計,資管系偏重於將資訊科技應用在管理上,因此資工系著重於軟體技術層面,資管系著重於資訊應用層面。資工系與電機系的差別在於資工系偏重在軟體開發與數位電路設計,電機系偏重在硬體開發與設計,但在系統中需整合軟體和硬體,因此資工系與電機系領域仍須彼此有所涉獵。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現今社會資訊科技及人工智慧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系畢業的學生能有多元的工作選擇,大多數的畢業生選擇科技公司擔任資訊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或資訊相關人員,甚至有許多繼續往碩士學位進修,進而擔任資訊研究人員;另外本校亦可參加教育學程甄選,修畢學分後並完成教師證考照、實習,即可有資格參與一般或資教師甄試。 |
大多數學生認為就讀資工系畢業後,就要到科學園區寫程式當工程師,或是只會寫遊戲軟體,但其實並不盡然,在現今生活中,各行各業均需大量資工系畢業之人才,如工業、金融、國防、醫療、娛樂等,因此學生畢業後可以憑著所學的專業知識進入各領域服務。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人對於本系的課程學習內容認為是學習軟體的使用,但實際上我們是兼具軟、硬體的內涵並輔以程式設計的訓練,例如在軟體應用上(如iclone、Unity、Adobe Flash、VS)不僅要求前台UI的設計,更是注重後臺程式碼的撰寫與成果,並加強人工智慧素養,而非一般多媒體設計相關系所訓練之軟體使用。 |
許多高中生以為資工系主要在學習電腦操作或修電腦,其實這是最大的誤解。資工系的重點不在「使用電腦」,而是「讓電腦聽懂人類的想法並解決問題」。學生會學習如何設計程式、開發軟體、建構系統,並結合硬體應用,把理論轉化為實際可用的科技成果。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雖屬高教體系,但為與業界緊密結合,自103學年度起便安排部分學生至業界進行實習,讓同學能汲取企業經驗減輕未來對就業的恐懼,也能了解外界競爭考驗,進而在回校後反思努力的方向;近年本系也陸續提升學習環境相關的硬、軟體設備,如電腦教室及實驗室設備陸續更新與增設、翻修等。系上課程設計也增加許多實作課來啟發及培養同學的創意並對軟、硬體的學習興趣。相信加入本系,讓同學專精學識,並橫向發展跨領域之整合能力。 |
1️⃣ 三大學程,打造你的未來實力!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iOS程式設計Swift 是由 Apple 所創造的程式語言,目前為成長最快速的語言,優點是是比原本的Objective-C 易學門檻較低,除了能夠和 Objective-C相兼容,而且有 Xcode Playgrounds 功能輸入代碼時,便可以即時預覽其顯示出來的效果為何,對新手容易使用與體驗。 圖解:上課情況 版權: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智慧型機器人實習
本課程在訓練軟體程式設計與硬體感應器結合,藉由機器人來動手實作及啟發腦力激盪,讓學生體驗程式設計與機器人結合的創意學習,未來可將軟硬體結合的運算思維往下扎根。課程大綱:認識mBot機器人、mBlock軟體訓練、機器人運動、運算與LED、超音波感器、紅外線遙控、循跡競走。 圖解:上課情況 版權: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數位遊戲設計本課程介紹數位遊戲的發展及以Unity為開發平台製作數位遊戲,課程中理論與實務並重,用以培養學生製作數位遊戲的能力。課程大綱:Unity 3D 基本操作與元件使用、UI介面與基礎程式腳本、場景設定與粒子系統、坦克大戰、第三人稱冒險遊戲製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製作、遊戲專案 presentation。 圖解:上課情況 版權: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資料庫安全實務
本課程瞭解在網頁程式設計和資料庫存取時,應注意那些事項以避免產生資安疑慮、資料庫的基本知識及目前資料庫的防範技術、資訊安全相關知識。 圖解:上課情況 版權: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未上傳圖片 人工智慧本課程的目的為使學生了解人工智慧的基本理論、相關演算法以及應用方式。本課程以課堂教授為主,並鼓勵學生思考、參與討論及發問。課程大綱:淺談人工智慧、規則式專家系統、模糊專家系統、類神經網路、演化計算-基因演算法、演化計算-粒子群最佳化演算法、演化計算-螞蟻演算法、深度學習基礎、電腦如何辨識影像。 |
未上傳圖片 人工智慧本課程教學目標主要教導學生認識人工智慧的內涵並瞭解人工智慧開發的方法,進而介紹人工智慧的應用方式與實例,並讓學生親自操作,最後探討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趨勢。 未上傳圖片 物聯網物聯網課程內容包含物聯網感測層、物聯網網路層、物聯網平台、物聯網應用與服務等。課程規劃使學生學習物聯網架構、協定、平台等理論與技術,探究物聯網相關應用並結合專題製作,強化物聯網技術研發與實務結合。 未上傳圖片 區塊鏈原理與應用區塊鏈建立一種新型態的信任模式,它讓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可以相互交換價值。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紹區塊鏈技術和應用, 讓學生了解區塊鏈的運行機制和實際應用。 未上傳圖片 量子計算量子計算利用量子位元(qubit)的疊加與糾纏特性,使電腦能同時處理大量資訊,運算效率遠超傳統電腦。其特色在於能解決密碼破解、藥物模擬及人工智慧等高複雜度問題,是引領未來科技革命的重要突破。 |
完整課程地圖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翁麒耀學士-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科技系 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博士-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 1.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2.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副教授 3.國立屏東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4.國立屏東大學進修推廣處社區學習中心主任 5.國立屏東大學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 6.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 7.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 8.陸軍專科學校電腦與通訊工程科兼任講師 9.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兼任講師 ![]() 圖解:系友講座分享_謝釩軍系友授獎 版權: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謝釩軍學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凌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 ![]() 圖解:楊柏遠副教授 版權:楊柏遠副教授
楊柏遠學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博士-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1.國立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學系 副教授 2.國立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學系 助理教授 3.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 助理教授 4.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博士後研究員 |
![]() 圖解:學生照片 版權:學生FB提供
陳立杰高中期間較喜歡數學課程,高三時家人鼓勵唸工程相關的科系,因而選擇臺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就讀,大學時期喜歡參與系上老師的研究團隊,還代表學系參加全國大專院校開放軟體創作競賽,獲得不錯的成績及名次,畢業前已有企業提供工作面試機會,邀請我進行面試。 工業技術研究院,擔任研發副工程師,協助建模預測技術研發、AOI影像辨識技術研發、系統開發,且2016年開發出最佳契約容量分析模組,提供企業更合適的簽訂值,頗受好評。在研發的路上感受到當年老師高度的要求造就他現在良好的工作態度。 ![]() 圖解:學生照片 版權:學生FB提供
張乃文高中期間最喜歡數學、生物與電腦等課程,父親是工程背景,高三時家人鼓勵唸工程相關的科系,加上台南大學資工系課程地圖中安排有生物資訊跨領域課程,因而選擇台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就讀,大二開始參與生資相關科技部研究計畫,並於畢業後推甄進入國立陽明大學生醫資訊研究所就讀,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 博士。 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擔任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研究助理並攻讀博士班,在實驗室負責管理各項自然語言處理相關計畫案之事務,發表了不少自然語言處理應用於生醫文獻探勘的國際學術論文。現任職於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擔任助理研究員,在學術研究的路上感受到當年老師高度的要求造就他現在良好的工作態度。 ![]() 圖解:學生照片 版權:學生FB提供
薛元揆高中時對電腦很感興趣,因此畢業後選擇了資訊科系就讀。大學與研究所期間,課業成績並非頂尖,但系上與指導教授仍提供了相當多的工讀機會,讓我們能夠提早應用到所學的知識,這些工讀機會包含助教、網站系統管理員、研究助理等,也因工讀經驗的累積,讓我出社會後能夠迅速地適應公司文化。 任職於騰學廣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參與發開全台第一個完整廣告即時競價生態系統,負責開發廣告系統的資料管理平台,同時也熟悉 DevOps 與 Big Data 相關工具與框架。在職這幾年,覺得學校及指導教授對學業上的嚴格要求相當有幫助,讓我累積了許多的待人處世與專業知識,並且有能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公司與工作。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性格特質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0%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