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
東海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
|
學系特色 |
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以培育理論與實務兼俱之高科技電機專業人才為目標。本系除了基本的工程數學、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課程外,更重視創新技術能力與高度人文素養,開設課程涵蓋新興的智慧機器人、半導體技術、積體電路設計、通訊與網路等領域,並以智慧+、產業+、科技+為課程發展主軸,透過課程、實驗、專題、競賽、演講、產學、實習、營隊、跨域等方式,培養創造具備知識涵養且主動積極的電機專業人才。 |
|
學科意涵 |
電機系以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為礎石,學習科目從基本到專精,涵蓋領域包括網路與通訊、智慧機器人、晶片(IC)設計、半導體技術、智慧物聯網、光電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綠色能源、資訊安全、前瞻技術等高科技發展所需之領域。 |
|
學習方法 |
![]() 電機系就該動手做:電機課程不論是一般課程、實驗課程或是專題課程,強調動手實作。只有親自操作過一遍,才能掌握箇中翹楚。團隊合作更是重中之重,有討論才能有創新的火花,也才能有效率地解決問題。 圖解:學生實測太陽能板發電效率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多看多聽多學:學習不能是在象牙塔,一定要走出校園多看、多聽、多學。透過每學期的校外參訪活動及產業實習,了解高科技業的製造技術,聽聽來自產業的聲音與需求,學習運用課堂知識解決真實問題。唯有真實走過,才能體會自己的渺小與不足,也才能更堅定自己的方向與目標。 圖解:新竹科學園區參訪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創意發想與實踐:要有夢想,還要能實踐。同學活用所學的知識及技能,將團隊發想的創意實踐出來,過程中的挫折,我們稱之為養分,果實的甘甜嘗過的人最知道。不要紙上談兵,東海電機引導同學活用知識技能,創造各種可能。 圖解:學生專題實作成果-球型輪胎(獲發明專利)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著重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的並重培育,學生應培養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透過專題研究或科技競賽訓練歸納與創新思維,因此,建議高中階段多參與科技創作或科學專題,練習發現問題、動手解決。同時加強英文能力,有助於未來銜接國際科技趨勢與英語授課環境,奠定成為具備專業技術與全球視野之工程人才的基礎。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電機系需學習通訊、電子、計算機科學、光電等領域之課程。因此,只要與電有相關的領域都可歸在電機相關的學習當中。相較於電子系、通訊系、光電系、自動控制系等特定領域的系所,電機系鼓勵學生在大一及大二初步探索與廣泛學習,大三及大四再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深入學習,進而投入自身喜愛的產業與工作。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雖說本系畢業生很多都去竹科、中科、南科做一個薪水優渥的工程師,但畢業出路絕對不只一種,電機畢業生也可以: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有些人可能會將電機系與水電工混淆,認為兩者是同一領域。然而,電機系的範疇遠遠超過水電工的工作內容。雖然電力與機械領域確實是電機工程的一部分,但大學的電機系學習內容更加廣泛,涵蓋了許多前沿的高科技領域,例如晶片設計、無線通訊、半導體製造技術等。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電機系的學習不僅僅是坐在教室裡聽四年的課程,畢業需要的不僅是理論知識,還有大量的實作經驗。我們強調動手做,並安排校外參訪、實習、產學合作、專題實作等機會。如果同學表現優秀,我們還會積極爭取國外交換學習或雙聯學制的機會。至於有些人認為電機系不適合女生這樣的觀點,真的是過時了!實際上,本系的女生人數相當多,也非常活躍。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
東海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天線理論本課程的目標在於讓學生了解天線在行動通訊的應用及設計技巧,因此在課程中除了會介紹天線基本參數、天線種類、天線的應用及多天線系統的基本原理外,還會讓學生透過使用電磁模擬軟體來學習行動終端多天線設計,並經由實作與量測的訓練,使學生學習到天線量測的方法、原理與技巧。 圖解:天線無反射實驗量測設備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機器學習本課程為人工智慧的相關課程,首先介紹機器學習的基礎概念,並透過實例介紹機器學習基礎的model與核心概念與應用。當學生具備有基本機器學習基礎後,再介紹類神經網路及深度學習,最後介紹強化式學習。透過TensorFlow /Keras所提供的模組與實務專案讓同學動手實作。 圖解:學生上課與實作情形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物聯網數據採集系統本課程提供學生熟悉物聯網的基本原理、架構及其實際應用。從網路層及感知層技術開始,透過水產養殖應用場域,使學生了解物聯網資料採集技術,學習運用各種感測器模組及通訊模組,建構一個完整的智慧物聯網環境。此外,本課程亦介紹物聯網安全協定及各項安全議題,使學生學習如何在基礎物聯網之上建立安全通訊的機制。 圖解:學生實作物聯網系統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智慧型機器人本課程介紹機器人與空間運動的數學關係式並透過智慧控制演算法使機器人於決策行動時更具智慧性。機器人學內容包括:機器人的順向、逆向運動學,智慧控制相關演算法內容包括:強化學習。在整個課程架構下,學生將學會如何以程式實現智慧控制演算法來達成自主機器人。 圖解:學生實作之機器人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積體電路製程整合本課程介紹半導體物理及製造技術及如何應用在半導體產業。課程內容包含薄膜、微影、蝕刻、金屬化等,期望讓學生透過課程了解半導體元件與積體電路製造技術之實務,並有利於同學日後從事積體電路相關的研究與工作。 圖解:學生在本系黃光無塵室實作半導體製程步驟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
東海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系友生涯 |
![]() 圖解:蘇柏諺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蘇柏諺東海大學 電機系 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 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碩士 現職: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 圖解:黃尹鐶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黃尹鐶東海大學 電機系 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所 VLSI/CAD組 碩士 現職:瑞鼎科技 研發設計工程師 ![]() 圖解:曾宥宣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曾宥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應用外語系 學士 東海大學 電機系 研究所 美國加州大學 戴維斯分校 資訊工程學系 碩士 現職:美國 C3.AI 公司 軟體工程師 ![]() 圖解:陳睿怡 版權: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陳睿怡東海大學 電機系 學士 東海大學 電機系 碩士 現職: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硬體研發工程師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
東海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4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