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251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校本部 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
學系特色 |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培育畢業生具備機電專業、動手實作、積極態度與前瞻眼光等四大核心能力,課程訓練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使學生具備多元競爭力。本系與國內知名企業合作完整企業實習制度,落實學用合一。必修課程以基礎專業素養為主,選修課程則兼顧光機電及精密機械產業脈動和應用,以培育產業智慧製造之關鍵科技人才為目標。 |
一、本系以培養跨領域工程人才為目標,兼備理論與實務的基礎,並積極投入半導體、電動車、綠色能源、生技醫療和智慧機械等相關研究,期許畢業學生具備投入創新產業的基本能力。詳細教學及研究特色請參考http://www.me.nchu.edu.tw/。 |
學科意涵 |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主要是研究機械原理及機電系統相關專業知識,藉由分析、設計、與實作的過程,訓練現代機電設備或系統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智慧製造關鍵能力。 |
舉凡靜止、轉動或移動的系統中,各項元件的受力、變形、力量傳遞、能量轉移、能量再生等之分析,以及系統自動化與相關之生產製造技術智慧化等應用均屬於機械系之領域。 |
學習方法 |
理論課程:工程數學、應用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程式語言、電路學、電子學、自動控制、機電整合等理論知識。本系所有必修課都搭配有實習課,加強學理演練,提高學習成效。#專業必修課程教學小組+必修課都配置實習課 實習與實驗:以機械理論為基礎,透過示範與演練,輔助學習理論相關知識。另有企業實習制度,落實學用合一,強化學生就業即戰力。#扎實實驗訓練+企業實習制度 專題製作:挑選機械工程實務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並運用所學的機械理論,嘗試解決工程實務問題。#畢業專題為本系的頂石課程 |
運動、受力分析與數值分析方法之學習 實驗課程驗證學理 機械設計專題與製作 暑期產業實習 機電系統整合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專業科目主要為力學、電路學、電子學、自動控制等,專業科目在物理與數學的使用較多,建議高中階段可多涉獵物理與數學相關的學科,對將來選讀本系會很有幫助。 |
基礎研究能力之培養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機械系與機電系差異:機電系源自機械系,機電系課程上強調電子技術在儀器或製造設備上的應用,著眼於系統整合能力的培養。 |
詳情請參考考附件資料。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機電系畢業生經常被誤解為只能從事傳統機械加工之類的黑手工作。隨著台灣機械產業逐步升級,本系畢業生全部進入自動化機械、機電整合、智慧製造、精密機械等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台灣3C、半導體產業隨處都有本系畢業生投身其中。
|
(1) 機械系並非黑手的產業。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以為機電工程學的是黑手的工作,其實機電工程課程內容包含基礎力學與數學、程式語言、人工智慧、影像處理、機器學習、智慧機器人、物聯網感測器線路設計、光機電系統整合等,除學理知識傳授,本系特別強調扎實的實驗,讓所學專業不會流於紙上談兵。網路流言稱有唸力學的科系沒前途,殊不知電子、電路、電磁都是力學。
|
10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機械為所有產業的基礎,任何產品都需要機械製造來達成,包括3C、半導體產業等都需要機械設備達成自動化生產。機電工程師可以改善產品設計與製造程序,提升產品生產附加價值。 |
1. 運用數學、科學及機械工程知識之能力。 |
淡江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畢業專題本系以畢業專題為頂石課程,學生分組做專題研究,以機械實務問題為研究題目,在本系教授指導下完成專題研究。藉此課程檢視大學所學機械專業能力,並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圖解:畢業專題成果報告 版權:淡江機械系 電腦輔助設計(CAD)
本課程旨在說明電腦輔助設計軟體在機械上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並將指導學生學習使用工程軟體進行草圖繪製、幾何建模等電腦輔助設計中的重要技巧。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將可使學生瞭解現行工業用電腦輔助設計系統是如何進行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的結合。 圖解:學習電腦輔助機構設計 版權:淡江機械系 機構設計本課程以認識自動化機械之主要機構為學習目標,並以實用為主要考慮,期能增廣與加強光電科技與機密機械的應用知識能力。課程內容涵蓋連桿機構的尺寸合成,螺旋齒輪,傘行齒輪及渦桿齒輪的設計應用; 直流、伺服與步進馬達的認識與選用,機器手臂機構運動原理,液壓部件、迴路與控制,精密定位機構,工業應用機器等。 圖解:機構原理與設計 版權:淡江機械系 未上傳圖片 機器人與網宇實體系統探討機器人相關的機械理論,包括行動機器人與機器手臂的運動學與控制。 |
機械設計與製造專題開設於三下以及四上,第一學期先邀請系上各領域之教授講授實作相關的題目,由各組同學選修。期末舉行期末考試以及期末報告,學生須完成專題之初步規劃、設計及模擬分析。第二學期則要完成專題之實作,期末時將展示各組的成品,並邀請校外專家學者進行評分;同學亦可利用專題實作成品參加校外比賽。 圖解: 特色課程:機械設計與製作專題 版權: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製造聯網整合技術課程內容包含工業4.0與物聯網系統介紹、感測器介紹、物聯網系統設計、人機介面、大數據分析應用、製造系統聯網整合 圖解:特色課程:製造聯網整合技術 版權: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智慧製造技術概論使學生了解智慧製造之基本架構、內涵、應用範圍與優勢,同時建構學生相關技術之基礎與應用知識,使學生未來能在產業界能快速有效的在智慧製造開發與應用領域持續發展。 圖解:特色課程:智慧製造技術概論 版權: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無無 未上傳圖片 無無 |
淡江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沈孟豪淡江大學機械系第七屆系友,美國密西根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博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機械與航太工程學系教授、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ASME fellow)。 因緣際會之下進入NASA擔任研究助理,將所學應用在航太工程中。
吳榮彬淡江大學機械系第七屆系友。 恆曜集團董事長。 恆曜集團生產的螺絲是全球唯一通過Audi認證的,該集團年營業額逾百億。 創立恆曜精密機械生產公司,是台灣機械產業升級的代表。
黃敏森淡江大學機械系第九屆系友。 台灣莫仕亞洲區資深營運總監。 美商莫仕(Molex)為全球第一大畜產公司科氏(Koch)集團旗下電子公司,其事業版圖涵蓋5G、生醫、汽車、電動車、無人車、無人機、消費電子等。 黃敏森系友負責掌理兩岸超過5個事業群,其下事業群總經理均須向其匯報事業單位營運狀況。
李 傑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講座教授 美國白宮專家顧問,工業大數據全球知名專家。 鴻海集團顧問。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智能維護系統(IMS)產學合作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工業人工智慧
簡川勝淡江大學 機械系第19屆系友 宜鼎國際董事長 安提國際 董事長 巽晨國際 董事 安捷科股份 董事 維新應用 董事 茂達電子 獨立董事 新北市電腦公會 常務理事 宜鼎這幾年的主力產品是工控相關儲存裝置,但看到工業相關應用領域持續擴大,由原本的工業電腦(IPC)延伸到工控,再由工控到垂直市場應用,包括了醫療、自動化、安防、遊戲電競、安全監控、網路設備等。由IPC進入到垂直市場宜鼎產品線都有布局。 |
版權:中興大學
楊德華1969年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 現任程泰集團董事長 亞崴公司董事長 http://alumni.nchu.edu.tw/uploads/peri/0703.pdf 版權:中興大學
宋志育1973年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 前中國鋼鐵公司董事長。 前中國鋼鐵公司總經理。 http://alumni.nchu.edu.tw/uploads/peri/1701.pdf 版權:中興大學
高一民1981年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工程與應用科學院副院長 韓國分校學術學程執行長 http://alumni.nchu.edu.tw/uploads/peri/2006.pdf 版權:中興大學
馮展華1983年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 現任國立中正大學校長 前科技部工程技術司司長 http://alumni.nchu.edu.tw/uploads/peri/1908.pdf 版權:中興大學
趙達衡1975年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 現為世界留臺校友會聯誼總會總會長(2014-2016年)、義發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 http://alumni.nchu.edu.tw/uploads/peri/2109.pdf |
淡江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