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數學學類 |
數理化學群
數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251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公館校區 臺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88號 |
學系特色 |
數學應用:我們的課程結合理論與實際應用,教導你如何運用數學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
1. 強調數學基礎課程,提供學生自由發展機會。 |
學科意涵 |
應用數學:專注於將數學理論和方法應用於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透過數學工具建立模型,解決科學、工程、金融等領域的各種挑戰。 |
不同於過去課堂間的算術,數學更著重於透過抽象化及邏輯推理,形塑世界的運作。故稱數學是科學之母。 |
學習方法 |
![]() 1. 數學理解和應用: 學習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包括代數、微積分、線性代數等,以及如何應用這些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解題和討論,以確保你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技能。 ![]() 2. 程式設計和編程技能: 習得編程技能,特別是使用Python、R等程式語言,以處理數據、建立模型和開發應用程式。這包括學習基本的語法、算法和資料結構,並進行實際的編程項目。 ![]() 3. 統計分析: 學習如何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數據收集、描述性統計、推論統計和實驗設計。你需要了解不同統計方法的適當使用,以解決各種問題。 ![]() 4. 問題解決能力: 發展問題解決技巧,學習如何將現實世界的問題轉化為數學或資料科學問題,然後使用相應的工具和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這包括分析問題、制定計劃、執行分析和評估解決方案的能力。 ![]() 5. 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 學習如何與團隊合作,尤其是在大型數據科學專案中,通常需要多人協作。此外,提升溝通技巧,能夠清晰地解釋你的分析結果和建議,使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 |
未上傳圖片 教授上課(板書為主) 未上傳圖片 作業習題(範例習題皆很重要) 未上傳圖片 教授office hour 未上傳圖片 助教習研 未上傳圖片 專責導師的讀書會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強化數學基礎: 應用數學與資料科學學系需要堅實的數學基礎。確保你掌握代數、幾何、三角學、微積分等基本數學概念。 |
保持學習數學的熱情,透過持續專心上課及不斷的習題計算與演練。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強調將數學理論應用於解決現實問題,特別是在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方面的應用。我們的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專注於利用數學工具和數據科學技術來解決實際挑戰。相比之下,其他相關學系可能更加側重於數學的純理論研究,或專注於特定領域的應用。 |
跟數學有關的科系有:應用數學系、商用數學系、統計學系......等。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高中生認為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的畢業生只能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實際上,這些畢業生擁有多樣的職業選擇,包括數據分析師、機器學習工程師、金融分析師、商業顧問和軟體開發者等,涵蓋科技、金融、醫療和市場等多個領域。這些職位展示了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的廣泛應用潛力和職業發展機會。 |
本系特色為具有師資培育課程。然而事實上,僅有約四成同學符合修習教育學程資格,約三成同學於畢業後從事教職相關工作。並非自師大數學系畢業就一定只能從事教職,尚有其它與數學相關的工作出路。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些高中生可能誤以為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僅關注數字和計算,事實上,這個領域還涵蓋統計、機器學習和數學建模等多個方面,強調如何應用數學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此外,學生也可能認為該學系過於理論化,但實際上,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非常重視實際應用,結合專題學習,讓學生能夠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技能和知識。 |
助教習研:專業科目搭配課程助教,並另訂時間習研。助教將針對上課內容與習題陪同學生練習,並檢討考試內容,補強學生的學習狀況。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該系畢業生的職業機會非常多樣,不僅限於數學或科學相關的領域。這些技能可廣泛應用於商業、健康醫療、金融和資訊科技等多個行業,使畢業生具備靈活的就業選擇。除了數學和技術能力,重要的軟技能同樣不可忽視,如問題解決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團隊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這些都是成功職業生涯的關鍵因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重視這些軟技能的培養,以便在未來的職場中更具競爭力,並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挑戰。 |
本系獎學金資訊:https://cantor.math.ntnu.edu.tw/index.php/category/scholarship/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程式語言於專用電腦教室學習Python、R、、matlab、C/C++等程式語言,學習撰寫程式之基礎語法及流程,並實作解決問題或找出答案, 也為日後進一步學習如資料結構或是數值分析奠定基礎。 ![]() 微分方程及數值分析應用十分廣泛,在物理、化學、工程學、經濟學和人口統計等領域都有應用。同學能體認到數學模型的廣泛應用, 能求取平衡 時狀態或是使目標最佳化。 ![]() 組合學內容含括組合計數、圖論、代數結構、數理邏輯等。 除有許多生活化的應用範例外,該課程與計算機科學、機率、統計的實驗設計也有高相關性。 ![]() 迴歸分析與多變量分析迴歸分析課程介紹如何建立和檢驗迴歸模型,強調自變數對應變數的影響和預測能力,適用於實際問題解決。多變量分析課程探討同時分析多個變數的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重點在於揭示數據中的隱含結構。兩者均利用統計技術理解和預測複雜系統中的關聯性,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商業決策和工程實務。 ![]() 機器學習與資料探勘機器學習課程介紹算法和模型訓練方法,強調從數據中自動學習和預測,涵蓋監督式、非監督式和強化學習,廣泛應用於圖像識別、語音處理和推薦系統。資料探勘課程則聚焦於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和模式,運用技術如關聯規則、分類和聚類,強調數據清理和視覺化的重要性。 |
未上傳圖片 高等微積分既為數學分析的基礎,更是數學系絕無僅有之特色課程。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能加強學生對數學感知的敏銳度,引發自主思考及邏輯思辨的能力,成為學生最重要的資產,甚至是形成獨特的數學氣質,在各領域活動都能有所斬獲。 未上傳圖片 機率導論從精確計算到不確定估計的第一張門票。針對隨機事件、隨機變量及隨機過程進行介紹及操作,成為學生前往統計學的基石,可以應用於未來不同工作。無論是鑽研數學、各式工程、一般企業都能一見應用統計學的蹤跡。也能夠對應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提前習得相關之能力。 未上傳圖片 數學教育實習數學教育學程在大學的最後一哩路。應用大學所學之專業課程及教育學程,在高等數學的觀點下建構中等數學教育的未來,培育出無數數學教師。在教學上實用知識及激發創意,不僅能教授知識,更能成為中學生學習楷模。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版權:https://www.gvm.com.tw/article/22779
錢大群IBM大中華區總裁 淡江大學數學系,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高級管理課程、IBM全球高階經理人課程進修 2007年,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2004年,IBM東南亞/南亞區總經理 2001年,IBM亞太區系統與科技事業部副總裁 1997年,IBM大中華區系統與科技事業部總經理職務 1996年,獲得台灣企業經理人協會授予的「1996最佳總經理獎」, 後赴紐約擔任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之行政助理 1993年,擔任台灣IBM公司總經理 ![]() 版權:https://news.cnyes.com/news/id/3841491
黃調貴國泰人壽董事長、 精算師 淡江數學系、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2002~2008 國泰人壽總經理 2005~2008 國泰金控總經理 2011 ~2017年起開始擔任國泰人壽副董事長, 2017~ 國泰人壽董事長 ![]() 版權:https://tw.news.yahoo.com/%E6%8F%AE%E5%8
沈志藏臺北捷運公司副總經理 淡江數學系、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臺北捷運公司中運量運輸處處長、事業部經理、供應部經理、發包中心主任、運務部副理、高級工程師 ![]()
莊昌善齊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佳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淡江大學數學系數理統計組 佳能公司 程式設計師 佳能公司 資料組組長 佳能公司 資料組主任 佳能公司 服務部副理 佳能公司 營業部副理 佳能公司 營業部經理 佳能電腦公司 經理 佳能資訊通訊 副總經理 佳能企業 總經理 佳能企業 常務董事 齊營公司 董事長 佳網國際 董事長 ![]() 版權:https://www.gvm.com.tw/article/87417
王紹新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日商神奈川株式會社台灣分公司經理 美商AMP公司業務經理 |
未上傳圖片
王金平畢業於臺南一中初中部及高中部,隨後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立法院院長。 畢業後,王金平進入臺灣省立彰化進德實驗中學(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實習,主要教課項目是英文與數學。之後是服兵役,從憲兵退伍後,回家中的食品工廠工作,從事進出口貿易相關業務。自1975年起連續參與13次立法院公民選舉(含全國不分區席次),共擔任5屆立法院院長,在任17年。王金平已正式於2020年1月31日結束長達44年、歷經近半世紀的立委生涯。 未上傳圖片
呂溪木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數學博士。曾任師大教授、所長、教務長、校長、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處長、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洛杉磯辦事處科學組組長。1999年1月呂校長蒙總統拔擢榮任監察委員。 呂校長是臺灣師大第一位由遴選方式產生的校長。其治校理念為提升學校學術風氣及學術水準,使學校在教育學術與師資培育上居領導地位,並努力培養學生專業精神與道德,使師大保持教育大學特色及領先風範,並朝向一流精緻大學發展。1994年「師資培育法」公布,師資改採多元化培育政策,學校面臨嚴峻挑戰,呂校長積極因應,帶領學校轉型,朝向綜合大學發展。 未上傳圖片
郭伯嘉本校數學系畢業,任職新化高中及台南二中,擔任數學教師、兼任訓育、註冊組長、學科召集人、教務、總務主任,擔任台南二中校長,台中一中校長。 自本校數學系畢業後,一直從事高中教育,長久服務基層,任職新化高中及台南二中長達三十五年。67年起即投入行政工作,期間除擔任數學教師外並兼任訓育、註冊組長、學科召集人、教務、總務主任,七年前獲遴選擔任台南二中校長。98年參加調動遴選,因辦學成績備受肯定,從台南二中接任台中一中校長。 未上傳圖片
于靖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耶魯大學數學博士。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于靖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1980年師承塞爾日·蘭(Serge Lang)教授,攻讀數論,獲得美國耶魯大學數學博士。2012年7月5日,于靖當選為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被台大數學系學生譽為「台灣歐拉」。2015年11月19日,于靖獲選為世界科學院院士。 未上傳圖片
林壽福數學系70級畢業,臺北市立興雅國中教師 95年度台北市數學與自然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教案設計屢獲市賽、區賽、全國第一名。例如全國性『第一屆中學科學資優教學設計競賽』金牌獎(獎金20萬元)。連續四年榮獲教育部中教司優秀科學教育專案計畫研究。電視、電台、平面媒體有關數學教育議題採訪、示範教學;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專訪、親子天下雜誌專訪。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