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學系電子物理組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生命科學學群
生醫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陽明校區 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
學系特色 |
資料準備中 |
以工學院核心知識為本, 跨域修習生物醫學基礎知識 (1)特有歷史:國立大學第一個醫工系所, 近40年來校友遍佈產官學研醫各界; 陽明醫學+交大工程=新世代健康福祉科研與產業跨域人才的智慧優選!(2)特有師資與課程要素:電子資訊、機械力學以及材料化工三大工程領域核心與基礎醫學之課程設計與師資配比高度均衡。(3)特有資源:貼近大型建教合作醫院與生醫產業聚落, 透過專題實作與業界實習培養整合能力。 |
學科意涵 |
本系成立於1964年,為本校最早成立的兩學系之一。本系著重電子性質相關的基礎與應用物理,在半導體實驗與雷射應用等領域,展現國內最新穎、最具前瞻性之教學和研究,並奠定了本校在國內半導體和光電領域的優勢地位。 |
生物醫學工程主要在跨域橋接工程與醫學,透過物理、化學、數學、電子、資訊、力學、材料等基礎工學的扎實訓練,進而整合醫學基礎知識(生命科學、解剖、生理、臨床醫學、醫材/醫藥法規 ),形成跨域能力,讓工程知識技術能夠精進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與輔具之學術研究以及技術發展, 為人類健康福祉的優化提出更好的解方。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基礎與科技應用並重的設計乃本系之傳統,足以提升學生的視野,培養具紮實學理基礎之高科技人才。因此我們利用以下之學習方法達成次目標:課堂中以各種多媒體輔助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述。 未上傳圖片 基礎與科技應用並重的設計乃本系之傳統,足以提升學生的視野,培養具紮實學理基礎之高科技人才。因此我們利用以下之學習方法達成次目標:規劃各類型實驗課程,讓學生將課堂中所學之基礎知識學以致用。 未上傳圖片 基礎與科技應用並重的設計乃本系之傳統,足以提升學生的視野,培養具紮實學理基礎之高科技人才。因此我們利用以下之學習方法達成次目標:利用企業實習了解目前產業界的發展與需求,讓學生有更開闊的眼界。 |
未上傳圖片 以電機電子與程式設計為基礎,根據醫療需求設計合適的儀器與管理系統;例如超音波麻醉針、核磁造影(MRI)、病患即時監控、銀髮族照護系統、醫療資訊管理、聽覺與溝通輔具等,都是醫學電子常見的應用。 未上傳圖片 以力學、機械與數值分析為基礎,研發各式醫療與復健器材,涵蓋產業製程、測試與專利分析。 未上傳圖片 以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為基礎,從植入物與再生醫學、病症診斷與治療、藥物遞送與制放以及奈米生醫技術等面向切入醫學領域,在高度跨領域之醫材產業裡,扮演重要的中介整合角色。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資料準備中 |
一、醫工系著重本系相關的學科表現(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等科目),為跨領域教學,並施行五年一貫的學碩制度,讓學生可以由淺入深的就興趣領域做學習。欲進入本系的學生,除了著重相關學科能力之外,於高中時可透過參加營隊、數理自然競賽、專題實作等累積相關經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1) 相關領域之教學及研究規劃完整,強調凝態、半導體、光電、奈米以及生物物理五個高科技方向,獨具一般物理系沒有之特色。 2)研究整合性強,系內已形成數個極有特色與規模的研究群體,如:奈米半導體、低溫介觀、固態超導、光電半導體..等,研究合作融洽,更具有教學與研究之競爭力。3 相關應用領域之規劃漸被他校物理系所採用,可見,本系以”物理為本,工學為用”是正確的方向。 |
(1) 與一般工學院科系(電機系、電子系、機械系、化材系)之異同:醫工系同樣修習這些科系之核心科目, 強調整合三大工學領域基礎知識, 結合這些科系所沒有的醫學基礎課程, 形成工程與醫學橋接之跨域能力。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電子物理系原脫胎於電機工程系之固態領域相關基礎研究,所以培養學生仍以『工程訓練』來達成學生電子與物理科學的認識,使學生不但有紮實的科學理論基礎,亦有足以擔當大任的工程與實驗能力。本系畢業生在學術界、工業界均有良好發展。 |
醫工系畢業不是到醫院操作設備, 而是因應高齡化、個人化醫學產業政策調整及大型傳產與電子企業相繼投資健康福祉新事業的趨勢,投入開創新一代醫療技術 (Medical Technology),例如智慧照護、醫療植入物、人機工程、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與感測、智能型生醫材料、精準治療、再生醫學...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學生常以為電子物理系偏重半導體工程,事實上本系的基礎物理研究能量與教學品質皆為國內翹楚。總和來說,本系教學乃以物理訓練為本,前瞻科技為用。且隨著時代演進,最尖端的基礎科研結合各項產業技術與觀點,倆相互補下產生效率與創造性的極大化,能培育具高度未來性的跨域領導人才。 |
陽明交通大學之陽明校區大部分科系都與醫學或生命科學相關,容易導致同學猜測本系的學習重點為醫學或生命科學,事實上本系大部分教師屬於工程背景,不論電子、機械或材料科學各領域都有專精的師資,再搭配本校解剖所、生理所提供醫學或生命科學的課程,本系將讓學生畢業後能夠達成醫學知識與工程技術完美均衡學習的目標。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無。 |
大學四年不分組,學習電子資訊/機械力學/材料化工/基礎醫學,具有整合設計能力, 畢業後能與臨床醫師及其他專業人士共同為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復健/輔具提出最佳解決方案。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學系電子物理組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實驗物理- 近代物理實驗
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現象與分析實驗數據,了解不同於古典物理,十項經典的近代物理實驗。 圖解:如附檔。 版權:交大電物系課程講義 ![]() 物理教學實驗提供大學部學生對於物理實驗 的操作訓練。 ![]() 物理示範教學提供學生在課堂之外,驗證物 理現象及加深學習興趣 |
![]() 電子學(一)電子學(一)係醫工系三年級醫學電子領域專業選修課程,課程內容請參閱附檔。 圖解:電子學(一)授課進度表 版權:國立陽明大學授課進度表系統 ![]() 電腦輔助設計與實作電腦輔助設計與實作係醫工系四年級生醫機械領域專業選修課程,課程內容請參閱附檔。 圖解:電腦輔助設計與實作授課進度表 版權:國立陽明大學授課進度表系統 ![]() 腫瘤醫學的工程與科技應用腫瘤醫學的工程與科技應用係醫工系四年級共同領域專業選修課程,課程內容請參閱附檔。 圖解:腫瘤醫學的工程與科技應用授課進度表 版權:國立陽明大學授課進度表系統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學系電子物理組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
系友生涯 |
![]()
70級 陳家湘 精材科技/董事長2002 新加坡SSMC合資廠擔任營運副總, 轉虧為盈2009 台積電上海松江廠, 擔任總經理,轉虧為盈2015-2017 台積先進封測三廠(INFO廠), A10/ A11訂單資深處長, 建立台積電最先進封測技術集成扇出型(Integrated Fan Out)(INFO) 量產基地。 2017.7 精材科技, 3D面部感測精材最大法人股東為台積電,持有股權40.9%. 家湘學長於2017.7月擔任董事長 兼總經理。2017.12 35屆國家傑出經理人獎 ![]()
84級 柯富仁 元太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帶領元太科技成功轉型為專注電子紙 研發與製造的公司且轉虧為盈 元太科技連續三年榮獲評選為年度亞 洲專利菁英(Asia IP Elite)。美國SID國際資訊顯示學會個人榮譽獎 擔任SID-TP學會第十屆常務理事 IDMC 2017 Conference Chair 現任中華民國台灣薄膜電晶體液 晶顯示器產業協會(TTLA)理事 現任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候補監事。於顯示器領域擁有10篇台灣專利, 7篇美國專利 未上傳圖片
吳重雨 學長吳重雨 學長 吳重雨 學長 未上傳圖片
61級高次軒學長86學年度交大傑出校友 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86學年度交大傑出校友 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62級林文伯學長91學年度交大傑出校友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91學年度交大傑出校友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未上傳圖片
許佳蓁北一女畢業, 本系大學部第一屆傑出系友, 2013年由本系畢業後直接進入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就讀, 2018取得博士學位。 取得博士學位後於牛津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職位, 2020年完成研究計畫之技轉並成功孵育新創公司, 為COVID-19醫療檢測產品專利發明人, 同時負責體外診斷產品開發, 協助建立ISO質量管理體系, 新創公司之母公司在美國上市 目前仍於國外持續開發創新技術與開展新創事業。 未上傳圖片
張詠婷2013年6月高師大附中畢業,因對物理及生物有興趣因此選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在大二時因為喜歡運動的緣故選了生物力學組,學習動作分析與肌電感測器相關研究。就學期間大二、大三暑假個別有到校外公司實習,並在大四上下學期分別到香港及芬蘭交換,畢業後到英國念運動醫學研究所學習後才進入職場就業。 2018年於上海做醫療3D列印相關產業,結合大學時期所學,對公司護具、支架及產品進行力學分析與設計改善。之後回到臺灣在運動護具公司動作科學實驗室當研究員,檢測分析運動員的運動表現數據及對其專項動作的傷害風險進行評估。大學的種種經歷讓我早早認識自己喜愛與擅長的事物,使得在職場能夠擁有良好的態度與能力。 未上傳圖片
胡金儒就讀陽明醫工系期間對組織工程研究感興趣,畢業後轉往台灣大學醫工所就讀,並做更多組織工程與生物材料結合的研究。期間參與科技部主辦創業競賽,對於醫學工程的應用有許多發想及發現許多未知的領域,於是決定出國念博士,學習更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相關的知識。碩士畢業三年後順利申請到哈佛大學博士班(SHBT)學程。 為了申請國外學校充實自身的研究經驗以及希望在工作之餘學習之前未涉及的專業領域,碩士畢業後即在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擔任研究助理。期間執行基因工程相關實驗,也熟悉內耳生理構造等知識。工作期間亦有論文產出,與此同時確定往後欲專精之方向,而該職業經驗也成為我申請博士班時重要的助力。 未上傳圖片
簡易緯2012年自雄中畢業,就讀第三類組的我對各科都略感興趣,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對我來說是最佳的選擇,得以接觸電子、資訊、力學、材料、生物等。在跨領域的磨練下,更加開闊自己的視野也培養出從不同角度切入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年下來確立自己往醫學結合資訊的志向,畢業後申請進入台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就讀。 2014年透過系上管道前往科林儀器公司實習,學習耳科醫療儀器基本原理與操作訓練。2015年在實驗室教授的引薦下前往力智電子公司實習,參與腕帶式光學心率量測裝置專案開發。2017年前往睿波智能公司實習,負責壓力感測器測量臥床者行為以及生理資訊專案開發。2018年起加入聯發科技擔任研發工程師。 未上傳圖片
林于陽畢業於建國中學,高中為三類組學生,喜歡生物及數理相關科目,因此大學選擇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就讀,大學時對生物與機械領域研倍感興趣,進而選擇生物力學組並完成碩士學位。目前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二年級學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預防或減緩退化性關節炎。 碩士畢業後至台灣大學醫工所擔任兩年研究助理,為了解業界生態,2019年轉往合研科技擔任工程師,幫助客戶進行產品結構強度分析或導入軟體使用相關教育訓練,工作期間了解如何與客戶溝通與產品上需求,學習到非常難得的經驗。但此工作只接觸機械相關產品,而本人一直以來對醫學工程有濃厚的興趣,毅然決定辭職繼續深造。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學系電子物理組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資料準備中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性格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