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自己的道路—從台東高中經驗談ColleGo!系統與課程諮詢的結合
2022/12/16
國立臺東高中課諮召集人黃韋嘉老師

教師漫步在神殿的陰影之中,
行走在門徒之間,
他們奉獻的不是智慧,而是信念與愛心。
若他確實睿智,就不會吩咐你進入他的智慧之屋,
而是引導你跨越自己心靈的門檻。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
108課綱的變革,確實為教育現場注入一股新的活水與思維。課綱精神中強調的「自主行動」,經常讓我想到黎巴嫩的詩人紀伯倫的這一段文字。特別是擔任課諮師工作的這幾年,團隊夥伴的激盪思考,讓我們開始有信心能夠引導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本文將簡明地介紹台東高中如何應用ColleGo!,以應用於課程諮詢輔導的實務方法。
自評表的設計概念
課諮師的主要工作,在於輔導學生「自主性」地規劃自己的學習。實務工作的重點在於建立學生後設思考的學習循環,這個循環包含三個重點(請參見附圖1):
- 個人目標:未來升學、職涯發展的目標
- 歷程檔案:高中學習過程的累積
- 學習反思:反思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成長
附圖1(圖片來源:黃韋嘉老師)
上述的三者之間彼此互相影響:高中學習過程中的「歷程檔案」應該朝「個人目標」自主性地積累、而學生應該盤檢自己「歷程檔案」而進行「學習反思」、而「學習反思」中所獲得的能力成長,應該要能適切地符合「個人目標」。
由以上論述可知,如果能具體地訂定「個人目標」,則具有提綱挈領的影響。我們發現:透過ColleGo!系統的使用,能使學生很簡便地勾勒出個人目標的藍圖,使其更為立體。由台東高中課諮師團隊所開發的「核心素養自評表」也因此目的而創生。附圖所展示的部分為「核心素養自評表」,這份表單工具由三個部分所組成,分別是表A、B、C(請參見下圖)。
(圖片來源:黃韋嘉老師)
自評表的應用與操作
表A的核心概念在於幫助學生確立「個人目標」,具體的分析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具備哪些能力。這一點,搭配ColleGo!系統會十分方便。因為ColleGo!系統中的「大學選才」部分能夠清楚地檢索各學群、各學類需要的核心素養能力、多元能力、重視的個人特質、重視的學科領域。也因此,表格A引導學生使用ColleGo!找到三個目標學類,以及學類重視的素養、多元能力、學科領域。透過這樣的檢索、思考與填寫,能讓原本模糊的「個人目標」變得清晰可見,學生能清楚地了解:應該培養何種能力才能符合大學學類選才的需求。
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表B的核心概念在於幫助學生確認自己的成長足跡,並根據自己的目標進行修正。填寫表B的過程,等於一一盤檢在高中三年中已經修習的相關課程、多元表現,這時可能會發現對照表A的素養、多元能力助益不大,就應該即時修正,在選修課程的安排上進行調整。
表C的填寫時機一般安排於高三上學期,此時經過兩年的積累,表A和表B已經填寫的相當完整,個人的學習歷程檔案也豐富許多。而表C的核心概念在於反思與摘要,反思自己在表B列出的學習歷程學到何種能力,並摘要這些學習過程的經驗。對於高三學生而言,表C的填寫過程能夠有助於搭建「學習歷程自述」的基本骨架,學生在撰寫時,就能夠快速的掌握重點,形成一篇言之有物、條理分明的文章。
綜合以上所述,讀者應該可以了解:自評表中的表A~C正是呼應本文開頭所討論的三大重點而設計,幫助學生釐清「個人目標」、「學習歷程」、「學習反思」的簡單工具,也藉由課諮師的解說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後設學習的良好循環。(請參見下圖)
(圖片來源:黃韋嘉老師)
以上關於台東高中應用ColleGo!經驗的分享,有賴於本校課諮師團隊夥伴的腦力激盪,也受惠於許多優秀學生的反饋,讓我們能建立一套簡單、有用的方法。未來,我們也將持續努力,持續深化課程諮詢輔導的內涵。也歡迎各方讀者的建議與指教。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