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open day

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什麼是好的學習歷程檔案?我該如何準備?

2022/10/15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申惠豐教授

什麼是好的學習歷程檔案?我該如何準備?

一、猜錯了怎麼辦?別讓審查老師玩猜謎

大家或許都玩過「海龜湯」這個猜謎遊戲,規則很簡單,由主持人講述一個獨特的事件,而猜題者則腦洞大開,透過各種猜想,進行線索的拼湊,嘗試找出事件背後的答案。我相信多數的大學教師,審查同學們的書面資料時,都像在玩一場「海龜湯」遊戲,教授們要從同學們提交的書面資料中,努力找尋各種可供評斷的線索,用以「想像」申請同學的形樣。

是的!想像!所有書面審查的過程,都不免存在一定的「想像」的空間,這也是學習歷程檔案內容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因為所有的「想像」都可以被導引,所以一份學習歷程檔案,就是自我形象的主動塑造,當學習歷程表現得越具體、越清晰,教授們的「想像」就越收斂,同學們也更能主動「導引」審查教授的思路。所以請切記,入學申請不是一場遊戲,學習歷程也不能是一道「謎題」,因為審查老師不會有時間陪你猜謎。

 

二、天空中總有一顆最亮的星:檔案要有個人特色才吸睛

根據我的審查經驗,同學們的學習歷程檔案,大多會出現幾個問題,包含:「內容制式,缺乏個人特色」、「多元性不足,內容同質化」、「欠缺層次性,成果表述扁平」。這些問題的產生,通常來自一種保守的策略,例如:使用某種通用性的檔案框架。這種框架或許能結構性的導引同學組織學習歷程,但同樣也嚴重的限縮了同學們的自我展現,也因為使用相同的框架,所以表現的內容會產生高度的同質性,特別是在成果展現的部分,經常都只是呈現作品,但卻無法判斷這些作品與學習之間的關聯性。

同學們要認知到,大學入學申請是一個具有競爭性的篩選過程,因此若無法在檔案中呈現自我競爭優勢,便可能讓自己陷入被動的不利局面。此外,所有的「認同」都是一種價值的選擇,所以同學們的學習歷程檔案,就必須能夠展現自我價值的主張。因此展現個人特質或特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的優勢、價值與特色,可以傳遞出:「選擇我,我就是最合適的學生」,以及導引甚至建立審查教授對你的期待想像,使其在心中浮現:「我想得到這個學生」的念想。

 

三、展現學習歷程,用3招打動審查教授的心

學習歷程檔案的目的就是要呈現自我學習的「歷程性」,也就是將學習的經歷與成果,進行篩選而後組織為一個有脈絡且符合報考校系選才期待的學習陳述。因此,一份好的學習歷程,應該要能包含以下三個重點:

(一)歷程性:

同學們的歷程檔案,在理想的狀態下,應該呈現一種「歷程性」。簡單地說,所謂的「歷程性」就像是「路徑」或「階梯」,這些學習歷程要能歸納出一個「明確的方向」(路徑),並能夠展現一種「持續的精進」(進步的階梯),若能做到此點,「歷程性」就能表現出來。路徑與階梯,最少要呈現一項,若兩項都能顧及,會更有層次性,學習的歷程也會更加立體。

(二)故事性:

所謂的「故事性」指的是組織學習歷程檔案的「敘述方式」,也就是我們該如何說明在這些學習的追求中,自我如何「改變」與「更新」,以及,這些改變與更新,為自我帶來什麼「反思」、「領悟」、「價值」與「意義」。因此,學習歷程檔案中,所展現的學習追求,所遭遇的各種情緒、細節、學習到的知識、對自我產生的影響、想法的轉變等各種「重要細節」,若能有所陳述,將會增加學習歷程的「可閱讀性」,審查教授也能夠加深對申請同學的認知,因為內容提供了足夠豐富的訊息,可讓審查者建構一個完整的形象。

(三)展望性:

展望性就是一種自我理想與期待的延續,目的是表述:「我是帶著明確具體的目標與期待來申請這個系」。所以,整體學習歷程檔案的表述架構,要能呈現一種「對未來深化學習的展望」,例如:自己希望能夠更精進的方向、能夠透過大學訓練去完成自己設定的什麼目標、能夠透過大學的訓練追求自己什麼理想、或者達成什麼自我設定的使命,藉此表述一種明確的自我認知,以及暗示審查者「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很清楚自己的追求」、「我知道這個系可以給我自我實現的機會」。

 

四、把學習當動詞,才能創造精彩歷程

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起點,「檔案」只是一種資料建構與組織的程序,而學習的實踐才能創造「歷程」。所以最根本的思考,還是該如何將自己的「學習」打造成一段精彩的「歷程」。德國哲學家班雅明曾說過:「遠行的人必有故事」,因此要打造精彩的學習經歷,除了認真參與學校課業外,還是得讓自己有機會走出去,創造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例如:多參加不同的會議與研習營隊,甚至於同學或許可以主動與大學端接觸,參與大學的課程、專題或者產學案,而這些嘗試都能替同學創造與眾不同的學習經驗與歷程檔案。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看看別人怎麼做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