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的探索與創造興趣
2025/11/27
ColleGo!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興趣的本質與意義
在求學階段,找到自己的興趣,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當你能夠指認出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表示你知道自己該將心力聚焦在什麼地方,同時,興趣也提供你積極學習的心理動能,讓你能主動投入在某件事上。但找到興趣絕非易事,如果你還在「尋找」興趣,意味著你可能並不知道哪些學習活動是自己喜歡做又有能力做的,又或者你雖然體驗過很多事情,但表現卻不上不下,稱不上喜歡。如果你想要「找到興趣」,可能意味著你正處於一個相對閉鎖的空間,還沒有進行足夠的陌生探索,你也許會被鼓勵多去探索、嘗試不同的事物,透過觀察自己在過程中的感受與成果,慢慢去發現自己願意投注心力的地方。這種方式是一種透過尋找來發現興趣的「尋覓型路徑」,不過,你或許也可以嘗試另一種路徑——投入在事物中,由你主動建構興趣的「創建型路徑」。
培養興趣的兩種路徑
相對於尋覓興趣,不論是拓展到陌生事物去體驗、發現樂趣,或是在比較多種事物後,發現價值,找到興趣,願意投入的尋覓探究型,創建型的路徑,則更關注你在所投入的事物、活動中,是否有不斷的進步,以及你是否一步步接近自己理想的樣貌,以內在成就的追求為核心。這兩種不同的路徑,若以更長遠未來的視角來觀察,一種是透過探索陌生、比較重要性逐步建構內在興趣,另一種則是關注進步、靠近自己嚮往的樣子,以追求、建立成就為核心的方式,讓自己投入在特定難度的挑戰中。
如何排除培養興趣的阻礙
當然,阻礙興趣形成的干擾非常多,如:不知道從何開始著手嘗試、認為投入陌生的體驗是低價值的或沒有實用價值的、害怕失敗帶來的挫折等等。如果阻礙你的是不知道從何開始著手嘗試,那麼推薦你可以看看ColleGo!裡的學類體驗,那裡有大學學長姐回想高中時期,他們體驗與目標領域相關的活動,從最微行動原則(The Principle of Micro-Action)開始嘗試,不必在一開始就投入過多心力,只要透過一點一點嘗試體驗並累積就好;如果認為體驗陌生活動是低價值的或是沒有實用價值的,同樣可以透過學類體驗活動,尋找較為進階的活動嘗試挑戰,或是參與課程學習中較有挑戰性的內容,來磨練你在課堂所學的知識與技能;若你是害怕失敗的挫敗感,那麼試著將注意力放在你從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可以改善什麼,而非失敗的結果帶來貶抑的自我評估。
四步驟系統化建立興趣
整體而言,你可以透過以下步驟系統化地建立興趣:
第一步,強制建立固定接觸的目標與程序—透過「定時定量」的方式接觸新事物,可以讓你跨越擔心與害怕。
第二步,設置微小目標—設定容易達成的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獎勵,幫助建立習慣與興趣的連結。
第三步,動手去體驗—持續地實踐是將習慣轉化為興趣的關鍵,各種新活動要進入你的大腦,若是能伴隨自己的實作,那麼可見的成就將會大大地轉化為樂趣。
第四步,尋找可分享的對象與親友、師長—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實作結果,將是延續內在成就與肯定的一大動力。
最後,興趣這個詞可以是你的方向目標,也可以是你積極投入的動力來源,至少有兩類路徑,讓你靠近自身理想的樣子,最根本的概念是持續努力與專注在特定幾個方向,而內在的動力來源,不應該是別人來描述你的興趣,而是仰賴自己真實的聲音。興趣不必是專業,它只是我們面對生活的一種積極姿態。不論是什麼時候、從哪裡開始,你都可以建立對自己有意義的內在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