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準備攻略:目標、方法與挫折應對
2025/8/29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學士班 梁又升同學

嗨大家好,我是梁又升,目前就讀清華大學工學院學士班。面對學測這條路,說真的,我也曾經焦慮過、迷惘過,不過一步步走下來,我發現只要有方向、有方法,其實就能走得很穩。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準備過程,從目標設定、讀書規劃,到面對挫折的方法,希望能讓你在準備學測的路上少一點徬徨,多一點自信。
訂定目標:找到屬於你的方向
第一步,就是「設定目標」。一個清楚的目標不只是讓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更能透過參考往年的錄取標準,幫助你決定怎麼分配時間,以及哪一科該加強。以我自己來說,我從小對機器人有濃厚的興趣,參加過 PowerTech、FRC 等比賽,慢慢發現「工程」就是我的熱情所在,所以我把清華大學工學院當成目標。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試著問問自己:有沒有什麼事是你做了就會忘記時間、甚至怎麼做都不會累?那很可能就是你真正的熱情。找到它,然後勇敢追。當你真的喜歡那件事時,學測就不只是考試,而是通往夢想的門票。
規劃與實踐:一步步走得踏實
在確定目標之後,就是腳踏實地地奮鬥。規劃能讓你看清大方向,實踐則幫你穩固基礎,兩者缺一不可。
7~9 月是打基礎的黃金期,把講義和第一輪複習完成;10 月之後要開始進入模擬考與歷屆題目,同時利用錯題本,把錯題整理下來,反覆檢討;到了 12 月,就是進入模擬實戰,把時間掌控練到最熟,考試時才不會慌。在模擬的過程中,一定要練習把答案寫到答案卡上,熟悉學測的真實情境,才能提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
讀書技巧:提升效率的兩把鑰匙
除了規劃和實踐,方法也很重要。我想分享兩個幫助我最多的讀書技巧:主動回憶和間隔重複。
主動回憶,就是在不看書的情況下,把知識完整回想一次,幫助自己檢查到底懂了多少。這能避免「以為懂了,其實沒懂」的錯覺,同時也能理清脈絡、加深印象。間隔重複,則是利用遺忘曲線,規律地複習:一天後、一週後、一個月後再複習一次,能大大延長記憶的保存時間。這兩個方法看似簡單,但長期下來就能顯著地提升讀書效率,讓你事半功倍。
面對挫折:調整,而不是停下
在準備學測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可能是一場模擬考失利、某個章節怎麼讀都不熟,甚至是心情低落、懷疑自己。這時候,我覺得很有幫助的方法是和朋友聊聊,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難。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大家都在面對相似的問題,所以並不是你不好,只是你的學習方法還沒完全契合某個科目。
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借鑑朋友的學習方式,和自己的方法做比較,試著一次次修正。慢慢地,你會發現原本心中那個看似的大魔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總而言之,挫折不是終點,而是調整的訊號。能夠在壓力中找到自己的步調,就是準備學測最寶貴的收穫之一。
準備學測或許辛苦,但它不只是一次考試,更是一段讓你更認識自己、學會規劃和堅持的旅程。希望我的經驗能給你一點方向,也祝正在努力的你,能在考場上發揮最好的自己!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