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世新廣電入門指南

2025/8/12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張嘉茜同學

世新廣電入門指南

不想讀文法商的文組生,還能讀什麼?

關於我

我從高一⋯⋯不,也許是從國一開始,我就是個妥妥的文組生,高二分組時也很自然的選了第一類組,雖然當時對於只能選擇第一類組感到有些缺憾,因為感覺未來能選擇的科系比較有限。但其實這反而幫助我在十八學群中很快地鎖定我願意努力的目標,選擇不再像大海撈針,出現了幾個大方向可以參考。

一類組的選擇

當時我將文組選系簡單地分成文、法、商三類,「文」指的是文學或語文類的,比如國文系、英文系、日文系等;「法」指法律學群;而「商」就像經濟、金融、會計、企管、國貿等商科的範圍,至於我為什麼選擇了大眾傳播領域的科系呢?理由非常單純,因為我對文、法、商都不具有興趣,也不認為自己能符合這些領域的「要求」:我既不想成為文學家、也對法條沒有興趣,再加上數學表現不夠好,我不認為自己有辦法擔起商科算數的訓練。因此我選擇了另一個不同的路——傳播學群。也許各位高中生們會覺得,選大學還能用刪去法嗎?我想,既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總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吧?如果高中三年,你跟我一樣,做了再多適性測驗、參加各式各樣的營隊活動、甚至擔任社團幹部,還是不確定你的心之所向,內心的羅盤依然搖擺不定,也許換個思路能幫助你更快掌握人生之舵。

最終落腳處:世新廣電

當時的我,認為傳播科系無非就是上電視、拍電影、成為 Youtuber 或是跑新聞、做廣告之類的吧?從小到大只有讀書升學這個單一目標的我,想像如果我讀了廣電系,可以接觸到的東西似乎較為廣泛,可以帶我接觸到這個世界更多的色彩。雖然我個性不 E、也沒參加過大傳社,更沒有要當記者,但我還是選擇進入了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

 

世新廣電系都在做什麼?

世新廣電 overview

簡單介紹一下,世新大學的廣電系全名「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底下又分成三個組別,分別是「廣播組」、「電視組」、「電影組」,無論是對傳統廣播、廣播劇、Podcast,或是對音樂製作、編曲、配樂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廣播組無疑可以提供你最多元的舞臺。值得注意的是,在填寫入學志願時的操作上,三個組別要視為三個分開的科系,也就是說,必須在填寫大學入學志願序時,就決定好你要唸哪一個組(我身邊有許多立志要進世新廣電的同學,他們將三個組別全部填上志願序,但若是以申請入學管道入學的朋友,須注意這樣做即代表一個廣電系佔了你可選志願的一半)。

如前提及,我就讀的是「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組」,因此這篇文章會將重點放在「廣播組」所學。以為同一個科系所學的都差不多嗎?No, no, no,若是這麼想,你就把世新廣電想得太簡單了。我之所以會強調這點,正是因為當初的我,就是單純地認為三個組別應該學的都差不多,進哪一個組都可以,反正只要是廣電系就好。因此在仔細介紹之前,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先明確地將「廣播組」、「電視組」、「電影組」這三個不同組別劃好分水嶺,接下來的內容,皆是一位身為「世新廣電廣播組」學生的視角來做分享。

廣播組學些什麼?

「廣播組」與另外兩組不同的的地方在於:廣播組更多著重在聲音方面能力的培養。如果是未來欲進入廣播組的學弟學妹,到時廣播組應會正式更名為「廣播與聲音設計組」(114年起),這樣是否能更加明瞭廣播組的學習要旨了呢?

也許你會想問,聲音方面的能力是指什麼?用個簡單的比喻,請舉一個你平常打發無聊的空檔時間時,最常收聽的廣播節目、Podcast 節目或串流平台上任一首音樂作品,並請你跟座位後方的同學說一說這一個節目/這一首音樂的類型、架構、使用元素等,或任何你可以描述得出來的,你為這個節目/作品著迷的具體事由。如果你能將這個提問回答鉅細靡遺,甚至你已因平常日積月累的吸收,因此可以輕鬆列舉證據來佐證你的觀察與體悟,那麼恭喜你,你很有進入廣電系廣播組的特質!藉由大量收聽他人的作品並觀察分析優缺點,接著學習製作出專屬自己的節目/作品,這就是一位廣播組學生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進入廣電的世界前你該轉換的思維

我認為廣電系的優點在於:雖有褒貶但無對錯,一個作品肯定有優有缺,但不會有老師跟你說你的創作是錯的(參與比賽偏離主題時例外),你可以說任何你想說的話,用各種形式表達你想說的主題,但不會像寫學測題本一樣,永遠有個正解等著你。創作是自由的,所以我認為如果身為高中生的你,想進入廣電系,進來以後首先需要轉換思維,以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唯有越多的吸收、越多的觀察、越多的感知,才有可能碰撞出新奇、奧妙又耐人尋味的火花。

必須推坑的一堂課

若說到印象深刻的課程,非李武錚老師的「聽覺傳播」莫屬,這門課是我大二的選修,課程要旨在於對聽覺傳播的充分理解,進而將聽覺與影像結合,有助於未來在創作時做精確適當的傳播。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教你如何聽懂聲音的玄機,可以想像成是未來做聲音設計或培養鑑賞能力的基礎。作為一位完全沒有音樂功底的小白(認真地說,我從小到大除了直笛沒再學過第二種樂器),我每周都在擔心要怎麼進入這堂課。但,老師用許多的電影、音樂劇為課程素材,藉視覺進入聽覺的世界,你會發現聽覺的世界很細膩、很奇妙,在解構和了解每個設計的巧思之後,所帶來的震撼也可能遠超你的想像。

 

廣電系最大的特色?

我認為世新廣電最大的特色在於:三個組別像是各自分開的專業,卻又是一個整體。例如身為廣播組的我,對電視組或電影組的課程也有興趣,也是可以跨組選課,差異僅在於選課的優先次序。抑或是可以選擇跨組雙主修,單看自己的興趣所在,再逐年調整四年的學習藍圖。

世新廣電的畢業製作

以我們系上的畢業製作為例,整個廣電系是一個整體,只要有符合相關修課規定,無論身在哪一組都可以相互跨組合作,讀電影組可以做 Podcast 節目或做音樂專輯畢業、讀廣播組也可以拍電影或拍非戲劇節目當畢業製作,端看你四年的累積、興趣所在,以及能否成功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團隊完成一個作品。

即使我前面說到申請階段時,填寫志願時就須先選定組別,但並不代表我們就因此侷限於單一個組別的專業,你是廣播人也可以懂影像美學、是電影人也可以製作廣播節目, 一切選擇在於自己。想學會什麼樣的技能?想累積什麼方面的知識?想做怎樣的作品?未來想往哪個方向發展?總的來說,廣電系的學習就像八爪章魚,涵蓋面積很廣,也可以讓你在找到想鑽研的部分後持續深入挖掘。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如標題,這一句話大約就是讀廣電系四年多以來的心得,學校有許多的課程講座、實習管道、或額外的進修資源,但能否善加利用,這就看每個人的選擇。理論課老師提及的推薦書籍、獲獎佳作,是否都一一花時間了解?或是實作課程的上機考,是否熟悉每一道程序背後的邏輯思維?這些隱藏在上課時間以外的投資,全視個人的付出與努力,上課的老師給你一個敲門磚,能學到多少、吸收多少又應用多少?只能說「修行在個人」了。

總結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是打破了各位對於廣電系的想像,還是反而吸引大家來唸廣電系呢?以我自己為例,一、二年級算是打基礎的兩年,三、四年級則是加深各項專業的兩年,身在廣播組做過無數的廣播、Podcast、live 節目,甚至從無到有做一檔自己的廣播節目,身邊也有許多熱愛音樂的朋友們早早投入歌曲創作與聲音設計的世界、對拍片有興趣的同學們則時不時與電視組、電影組的同學配合,在劇組中擔任收音師以及聲音後期的工作等。如果對於內容創作有興趣,並且試圖以聲音、影像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所思所想,也許世新廣電會是個適合你落腳的所在。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