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AI 浪潮,就從學習 AI 開始
2025/8/11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系 蔣政煒同學

選擇 AI 系不是什麼獨特的想法,而是踏上跟上世界潮流!
還是高中的我,對於人工智慧既陌生又好奇。我只覺得 AI 是很酷炫的東西、某種高科技的代表,卻又無法真正理解相關內容。當時對資訊科技和程式設計懷有一定興趣的我,原本一心嚮往資工系,希望在未來能學習更多關於資訊技術的知識。
然而,隨著時代進步,人工智慧漸漸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家電、手機軟體,甚至遊戲,都被加上了 AI 這個字眼。這樣的改變讓我思考:AI 是否可以成為我未來的職業?是否可以是我未來學習的主要領域?如果說,就讀人工智慧學系,是否就能夠學習到 AI 的原理?了解 AI 如何運作,並了解如何使用 AI、設計 AI?既然人工智慧一詞在當時漸漸紅了起來,那等到我畢業後想必可以踏上 AI 的浪潮,順利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
彷彿印證我的想法,在我大二時,因為 Chat GPT 的出現徹底讓 AI 走紅了起來,滿街都在討論 AI 的話題。更不用說現在,無論是何種產品、系統軟體,只要套上 AI,價格就飛漲許多。因此現在的我更加確信,學習人工智慧不僅是順應時代潮流,更是為未來鋪路的重要選擇。
探索人工智慧的全方位學習旅程
在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系,不僅僅是學習程式設計,更是探索理論、知識背景、跨足更多領域的重要旅程。
大一時,我的課程主要圍繞基礎知識,包括程式設計、普物普生、微積分、資訊安全、離散數學,以及人工智慧導論等。這些課程幫助我建立程式設計的基礎能力,為後續更深入的學習做好準備。
到了大二、大三,我的課程內容逐漸豐富且更具挑戰性。在數學方面,我學習了線性代數與機率統計,這些是人工智慧理論的重要基礎。而程式設計部分,資料結構與演算法以及多種程式語言都是我不可或缺的技能。隨著基礎能力的提升,我開始接觸人工智慧的核心內容,例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探勘,以及雲端系統等課程。此外,我還學習了電腦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這兩大 AI 應用領域。
為了培養跨領域的能力及結合興趣,我選修了醫療影像處理、生物資訊等課程,透過跨領域的學習,了解 AI 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無限可能性,並嘗試將 AI 應用到不同的實際場景中。
大四時,我的學習重心轉向實作與實習。AI 專題製作讓我將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實際項目中,而在校外公司實習則讓我有機會接觸業界,累積寶貴的經驗。同時,也為我的大學生活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點,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與自信。
創新與資源兼備的學習環境
因為 AI 是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所以系上正是以創新為主要核心。不僅擁有如同外商公司般的環境空間,課程內容也隨著 AI 的發展實時調整與更新。此外,長庚大學的強項在於提供完善且昂貴的設備與強大的運算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許多與長庚醫院合作的機會。這讓我們可以妥善地進行學習、做喜歡的研究,並豐富自己的經驗。
累積實力,為未來加分
結合長庚大學的資源與我的個人興趣,我選擇了超音波影像作為研究方向。並且為了在畢業前累積更多經驗、競爭力,我將 AI 專題投入比賽並獲獎,還成功通過國科會的大專生計畫。在這些大學經驗中,我不僅學到了人工智慧的專業知識,更培養了跨領域應用的能力,為我學、職涯發展增添不少價值。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