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長庚人工智慧學程的成長之旅
2025/8/11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系友 艾思嘉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現已改為人工智慧學系)
高中時的生涯探索:發現科技的無限可能
在高中時期,面對著未來科系選擇的問題,我對於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感到迷茫,我只知道那時候我對數學和科學特別有興趣,但並不清楚具體要走哪條路。直到有次參加了一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講座,講者介紹了 AI 技術如何應用在醫療、金融、交通等多個領域,讓我看到了這門技術的巨大潛力與多樣化應用。這場講座點燃了我對人工智慧的熱情,讓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將這方面的興趣轉化為職業生涯。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透過各種途徑進行進一步探索,像是觀看 AI 相關的影片、閱讀相關書籍等,這些自學經驗幫助我確認了自己的興趣,也讓我明白學習人工智慧需要的不僅是技術能力,還需要邏輯思維、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選擇校系的困惑與掙扎
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我面臨了許多掙扎。當時,人工智慧相關的科系寥寥無幾,就連長庚大學的人工智慧學程也是首次招生,而學校提供的資訊有限,並沒有任何有經驗的學長姐分享過經驗談,因此我也曾經猶豫是否該選擇更為傳統、較有保障的科系,例如資訊工程或電機工程。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認為 AI 可能只是一個「趨勢」,未來發展並不明確,這些聲音讓我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疑慮。然而,我也了解到人工智慧在未來的科技應用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幾乎每個產業都在尋求如何利用 AI 技術來提升效率和創新,這股趨勢並非短暫熱潮,而是有望持續發展的方向。經過多方考量,我決定信任自己的熱情與判斷,選擇了一條雖然不那麼傳統但卻符合我興趣的道路。
人工智慧之路的啟程
在就讀大學的四年期間,課程涵蓋了從基礎編程、資料結構到深度學習、影像辨識等應用領域,使我們從零開始一步步掌握這些複雜的技術,讓我能夠在全球數位轉型和技術變革的浪潮中抓住機會,奠定專業基礎。
我深深體會到,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人工智慧不再僅僅是一種科技,而是各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這裡的學習讓我理解到,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生,我們的責任不僅是掌握技術,更要思考如何將其應用於解決現實問題。
創新專題:健康生活的飲食記錄系統
進入大三後,我開始著手我的畢業專題,一款飲食記錄軟體—「Candy Diary 自動化食品暨標籤影像辨識紀錄系統」。這款軟體的設計理念,是希望可以讓使用者以日記的方式,輕鬆記錄每日飲食和運動習慣。我們運用了影像辨識技術,讓使用者可以通過拍照自動辨識食物,記錄攝取進去的營養素;又或者是拍攝食品上的營養標籤進行 OCR 辨識,進而捕捉到食品上的各項營養素數值。並且,這款軟體也內建了 AI 模型,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飲食偏好和健康需求提供個人化的飲食建議。
(Candy Diary 作品介紹圖)
這項專題參加了 2023 年萬潤創新創意競賽,並且榮獲佳作,同時在畢業專題展上也拿下第二名。這些成績讓我在創新領域感到無比自豪,也激勵我繼續探索如何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我相信未來人工智慧在健康管理、營養學等領域的應用將更為普及,而這次的專題讓我有機會提前涉足這一領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2023 萬潤創新創意競賽評審過程現場側拍)
人工智慧學程的優勢與機會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現為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系)雖然相對新穎,但它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包括專業的實驗室、教室、業界合作機會以及跨科系的選修課程。我在就讀學程的四年期間,除了能夠自由選擇課程、參加不同領域的課程活動,也常常能夠接觸到來自業界的最新資訊,這樣的學習環境讓我在課堂之外擴展了視野,成為跨領域的全方位人才。
人工智慧領域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專精,更需要對現實生活的深入理解,這樣才能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做出最佳的決策。長庚的 AI 學程讓我在技術上打下穩固的基礎,也提供了許多實踐的機會,幫助我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專業定位。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