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管到行銷人的職場實踐之路
2025/7/31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系友 張庭瑜

選擇企業管理系的初衷
我在大學和碩士班均選擇企業管理學系。我在就讀普通高中時,就對商業領域有著濃厚興趣,加上擅長英文,因此想要進入外商企業工作;同時,受到家人的影響,我認為企管畢業後的職場發展較多元,這也是我把企管系當作首選學系的原因之一。
企管系所學涵蓋生產、行銷、人力資源、研發、財務管理以及資訊管理等六大管理領域,讓我有機會在求學期間接觸各方面的管理知識。我期許自己能透過企管系多面向的學習,培養管理專業及國際視野、累積專業能力,在未來職涯更具備競爭力。尤其是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環境中,對於具備靈活運用管理技能的通才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
學習過程中的收穫與成長
在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的學習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專業硬實力跟軟實力的同步成長。企業管理的六大管理領域讓我從不同的面向理解企業的運作。舉例來說,「行銷管理」讓我學會分析市場需求、制定行銷策略,並考取了商務企劃初階證照及消費者行為知識檢定;「財務管理」讓我了解企業資金流動及預算編列,可以更有效評估投資專案;「人力資源管理」增強我對團隊建構、組織行為和績效評估的認識,這些知識對於跨部門溝通與協作上非常有幫助。最後是「專案管理」,透過課程考取專案管理助理證照,熟悉專案規劃、進度控制等重要環節,讓我對未來職場專案執行更有信心。
綜合以上所述,我透過課程跟專題報告的訓練,逐步提升管理專業力、邏輯思考、數據分析及專案規劃等能力,並在一次次的實務練習中,不斷增強團隊合作、溝通能力、時間管理等軟實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大三製作「展店選址分析」的畢業專題,鍛鍊我在行銷與數據分析方面的能力,讓我具備在實務中實踐學術理論的經驗,也因為這個經驗,我選擇專攻行銷領域的碩士班。
就讀碩士班期間,除了企業六大管理知識的深入學習外,我也修習了消費者行為洞察、數據分析與行銷決策、商業智慧等課程,豐富我的數據架構思維,也加強邏輯推理與決策能力。這些在學校獲得的專業力,讓我畢業後找到能符合我所學,結合商業數據分析和行銷應用的職業,成為具有產業知識背景的快行銷人才。
職場經歷與應用
目前,我在一家健康鞋品牌的營運部門擔任行銷助理,負責包括社群互動、貼文及短影音素材規劃等快行銷工作。在現任職位上,我能夠完全運用自己所學的企管知識。例如,在行銷管理課程中學到的商品定價策略、消費者行為分析、顧客關係管理等理論,幫助我制定合宜的社群互動方式;同時,數據分析課程所培養的技能,也讓我在處理社群數據成效報告時更為得心應手,能根據平台數據優化內容策略。
這些知識讓我在品牌營運部的快行銷任務中快速上手,並提升了平台的整體流量。同時,工作中還涉及跨部門合作,需要良好的溝通與專案管理能力,這些都是在大學和碩士班階段不斷累積的軟實力。
職場上的挑戰不少,由於快行銷的工作內容變化迅速,挑戰也會相應增加。例如市場變化快、行銷趨勢多變,短時間內就需適應新興的行銷模式或平台功能。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學會了如何在高壓下快速查找解決方案,重新回顧企管理論知識,並向資深同事尋求指導。這些經歷讓我在短時間內成長為更靈活的行銷人,也讓我理解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在面對困難時能從不同的資源中找到答案。
給學弟妹的建議
如果你熱衷於挑戰新事物,對於市場和企業運作懷有高度好奇心,同時希望增進邏輯思考和專案管理能力,那麼企管系絕對是適合你的選擇。企管系的跨領域學習能培養一個人高度適應性與全面的產業知識,讓你未來在多變的職場中更加靈活。
對於有興趣進入企管系的同學,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活動來做準備:
●閱讀商業和市場分析書籍:培養對企業管理領域的基本認識,理解不同管理領域的運作原理。
●參與團隊合作和領導經驗:無論是在學校的社團活動或是小組報告,這些經驗能幫助你提前接觸團隊合作,並提高溝通與領導能力。
●關注市場趨勢和企業動態:可以多看經濟或產業新聞,了解市場的變化,這將幫助你對企業管理的實際運作有更清晰的認識。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