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嗎?不知道也沒關係
2025/7/25
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 洪硯翎同學

誤打誤撞來讀夜市大學
從高一開始 ,我就不斷在思考:我到底未來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呢?如果我做了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是否會鬱鬱寡歡一輩子呢?
我高中是讀第二類組,也很清楚自己在理科中的相對強項。相比於物理、數學,我的化學表現比較好,我也不排斥做實驗或動手實作;相對地,我不喜歡需要大量背誦的科目,也不傾向重複性較高的工作,所以未來職業選擇上,我早早排除了公務員、辦公室行政、學校老師等選項。由於我希望可以到台中讀書,最後在家人的建議和下,我選擇了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我認為這個科系未來有不錯的就業選擇,除了可以擔任製程工程師以外,我也嚮往成為開發工程師,例如開發新材料,或是把碳纖維應用到無人機機身,讓它更輕量化、高效能等。帶著這樣想法,我懵懂奔撞地開展了大學生活。
生命總會穿插許多的意想不到:人生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轉個彎
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分成兩個主要學習領域,一個是「纖維」,一個是「複合材料」。大一的課程主要聚焦在纖維領域,我對於紡織、電紡、高分子等相關內容,還有微積分、力學等用到數學或偏理論的課程,較沒有感受到特別的興趣,以至於我雖然生活很充實,但還未找到願意努力的學習方向。大二以後,開始接觸我比較喜歡的複合材料領域,並且有更多動手實作的課程,例如複合材料學、複合材料製程等,開始學習到碳纖維、玻璃纖維等材料的加工過程。這些偏向實務應用的內容,讓我可以思考問題背後的答案。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師上課經常點我回答問題,也讓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荒廢課業,應該要開始認真起來讀書了。帶著這種信念,我每次上課都集中精神,學期末在這門課得到了全班最高分,也得到第一名。這不僅改變了我以往對課業的消極態度,讓我明白該努力的時候就要認真投入,也讓我開始對複合材料產生濃厚的興趣,現在大四將畢業的我,也決定繼續留在系上攻讀碩士班。
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帶來巨大的飛躍
系上有很多專精於不同領域的老師及實驗室,經過兩學期的課程訓練後,我在大三暑假決定加入複合材料結構與製程的實驗室。一進入實驗室,老師就要我選擇專題的方向,接著便開始所謂的「論文地獄」──每週都要報告一篇論文,並且在不看稿的情況下,以全英文的形式報告。,這對剛進實驗室的我來說,完全是一記震撼彈。然而,正是這樣密集且高強度的訓練,讓我進步神速,不但提升我在短時間內看英文論文的速度,也加深我對專有名詞及實驗領域的了解,同時,養成我現在保持每週看英文論文的習慣。這些成長,讓我很感謝老師的指導與鞭策,也正因為這段經歷,讓我確信不管是在學業還是其他方面,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長期累積的結果是很驚人的!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妨去試看看
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獲得好成績,並讓我更努力往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發展。在大三下,修完複合材料製程課程後,緊接著可以在實習課操作器材,讓我們實際嘗試複合材料的應用,例如透過改變玻璃纖維排疊的角度去熱壓試片等,使我更清楚這個領域未來的工作內容。
從一開始不太喜歡上課,到現在每天都期待去實驗室,這是我做夢都想不到的,我也很意外自己會這麼喜歡做實驗,甚至願意讀研究所。現在的我,已經很確定自己熱愛纖維複合材料領域,未來也希望朝這個方向繼續深耕。我想告訴學弟妹:「規劃永遠不嫌晚,起步慢又如何?試試看,就會知道了!」。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