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與電糾纏一生—電機工程學系學生的經驗分享

2025/7/25

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薛宇喬同學

與電糾纏一生—電機工程學系學生的經驗分享

那年,我用了最笨的方式選擇學系

  三年前,學測成績公布時,身為高中準畢業生的我,盯著自己的分數與各校系的報名資格及歷屆錄取分數陷入沉思。因為清楚自己對新科技的應用、研發有十足的興趣,且在過去的學習歷程中,我對於一切與「電」相關的章節都學得格外順暢、快樂,也對教科書裡沒有過多著墨的實際應用方式感到好奇。那時的我想著,如果有一個學系,既能了解更多電學知識,又能滿足我對機械結構的好奇,並著重於應用而非原理,那這個學系應該會是我能夠持之以恆,當作未來工作基礎的學系。因此,我將目標放在資訊電機領域。而在我想像裡,電機工程學系的課程內容包含「電」與「機」,學習範圍較廣,且考慮到未來就業,於是最後我選擇了這個出路似乎是最廣的熱門科系—電機工程學系。

 

進了電機系,我能學到甚麼?

  正如其名,電機系的課程主要著重在數理計算、關於「電」的物理特性和應用方式、各類電子元件的原理及應用、如何透過程式設計控制機械運作等。在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中,我們大一階段的學習重點以理論打底為主,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普通物理、計算機概論等,這些基礎課程為日後的專業課程作預告及準備。在大二階段,電機系的學生正式迎來核心課程,也就是俗稱的「三電一工」—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及工程數學。這些課程作為最基本的必修,是未來專業發展的關鍵。除此之外,系上也依照電機系裡不同組別另外開設選修課,提供學生們將來分流的方向。到了大三以後,課程選擇更加多元,選修課比例明顯提高。其中,我對於「線性代數」的印象特別深刻。透過這堂課,我們能夠更清晰且輕鬆的轉換、管理不同的資料,或者定義不同區域裡,兩筆資料之間的關係,使資料變得有意義。

 

快,還要更快!

  電機工程學系的人們普遍講求效率。這樣的文化,可能源於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被訓練如何提升系統的產值或增益,講究節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電機系課程進度及教學內容相當緊迫及繁雜,導致電機工程學系裡的人們習慣性的追求效率。

 

天分設定起跑線,努力則決定你能走多遠

  大學一年級的我曾因為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導致學業表現一度不理想。直到後來,授課老師要求繳交筆記,我也希望自己的學習態度有所改變,才開始調整學習方法,從最基本的「認真做好筆記」開始,嚴格要求自己課後複習與整理筆記內容。剛開始的我很挫敗,因為看到其他同學不用作筆記,依然能掌握課程內容,但後來我轉念一想:即使我不是最頂尖的,我也應該要努力。

  隨著課程的結束,我看著親手整理的筆記,心中感到無比踏實,並體會到掌握知識的感覺。也因為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在之後的人生中,無論是讀書考試,或處理其他事務,我的思考變得更有系統,對細項的掌握度更加完整。這樣的轉變也反映在成績上。不僅是這門課,我其他科目的表現也逐漸達到一定的標準及穩定性,讓我重拾在課業上的自信。現在,我不再是學分保衛戰士,甚至可以幫同學們在考前做整理、解題。這段經驗讓我明白,雖然我可能無法成為頂尖,但努力將能讓我走得更遠!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