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地理腳行遍天下
2025/5/8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蔡佳珈同學

地理系實察等於旅遊?
原先,家人向我提起就讀地理系的種種趣事,說是能四處趴趴走,感受大自然的壯麗與奇妙,讓我心生嚮往;然而,話鋒一轉,他們卻提醒我地理系其實充滿挑戰,不僅要上山下海,還得面對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家人望著我,眼神裡帶著些許擔憂,問我是否真的做好準備。
當時的我,滿懷天真,總以為地理系的實察不過就像旅遊般輕鬆愜意,隨手拍下風景,便能快快樂樂地完成學業,未曾料到,其中竟隱藏著許多辛苦的磨練與考驗,原來,地理系輕鬆的表象背後,是無數艱辛的努力與堅持。
踏遍山川,細數地形之美
進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後,果不其然迎來了數不勝數的實地考察。我們手持地圖、傾斜儀還有實察板,走訪澎湖的沙灘、台北的盆地、台中的平原、台東的溪流,甚至攀上合歡山。我曾目睹台東海岸旁壯麗的背斜與向斜地形,每一個河階地、瀑布飛瀉而下的景象,都彷彿在訴說著大自然的古老智慧;而沖積扇、沙岸與岩岸間的變化無窮,更讓我體悟到地形的多樣。每次實察,不僅是眼界的開拓,更是知識的累積,像涓滴匯流,漸漸成為我學習中的巨大養分。
然而,地理資訊系統卻成為我學習路上的瓶頸。不擅長的電腦操作的我,每一次使用都如臨大敵,一不小心便會錯誤百出,幸好有同學們的熱心幫忙及師長們的耐心指導,我也漸漸從中摸索出一絲門道,只要心細如髮,步步為營,終究能將這些複雜的操作一一破解。
美蘭階地(蔡佳珈同學提供)
澎湖海灘(蔡佳珈同學提供)
實踐中的學習與成長
師範大學的校園生活雖然略顯保守,教學方式帶有一絲傳統的氣息,但其中不乏引人入勝的課程與活動。某些課程並不拘泥於課本,而是讓我們走出課堂,參與辯論、戲劇表演、擔任解說員,甚至親手操作各種儀器,讓我們在實踐中積累寶貴經驗。
在人文地理實察過程中,我們首先透過查閱相關文獻與資料,為後續的訪談及調查打下深厚基礎。隨著理論基礎的奠定,我們踏上實地走訪的旅程,與當地居民面對面交流,細心聆聽他們的故事,如同掘金者般一步步挖掘出那些隱藏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寶藏;我們也利用問卷調查等方法,將廣泛的觀點納入考量,讓研究結果更加立體和豐富。
每一個交流過程,不僅是單純的數據收集,更是對人心的探索,讓我們能夠真正了解當地的脈搏和居民的生活狀態。通過一系列的實地調查,我們獲得對當地最真實的認識,也讓自己在思考與應用的過程中,增長見識與能力。最終,這些珍貴的經驗匯聚成一份份詳盡的報告,描繪出人文地理的多元面貌。
如履薄冰的策劃之旅—合歡山實察籌備經歷
我在擔任「自然資源管理」這門課的小老師時,負責合歡山實察的籌備任務,從保險、製作實察手冊、梅峰農場的食宿安排到文件流程,各種細節無一不需親力親為。即使過程中如履薄冰,但同時也學到活動策劃的精髓,每一個細節流程都如雕琢玉器般不得馬虎。也正因如此,我對活動流程的把握也更加得心應手,這一切都讓我深感學習的豐富與成長的喜悅。
合歡山主峰(蔡佳珈同學提供)
自然資源管理的實察手冊(蔡佳珈同學提供)
梅峰農場(蔡佳珈同學提供)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