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同系也很不一樣!心諮系學長姐經驗說給你聽

2024/3/15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李奕宏同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許睿珊同學

同系也很不一樣!心諮系學長姐經驗說給你聽

就讀這個學系的原因是……

●李同學:想成為更滿意的自己

我剛上高中時,其實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沒有非常確定,那時候總覺得我未來應該會去念資訊管理系之類的管理學系。但是我在高二參加過資管營之後,我發現其實這個學系並不適合我,讓我又開始對自己的生涯道路感到迷惘。也是在高二的那年,我經歷到了分手的低潮期,傷心的同時也總會反思自己是不是能在哪裡做得更好。從那時起我慢慢發現,我好像總是在說話,也好像不太能夠靜下心聽別人說話,於是我下定決心要以積極態度來面對並改變我與別人互動的方式。我發現在心理與諮商學系的課程中,有很多是和認識與覺察自己有關係,我想藉此一步步地成長,更加認識自己,也更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許同學:人生經歷會帶你找到歸屬

高中時期我對於法律跟心理都蠻有興趣的,且前期是以法律為主要目標而累積蠻多經歷,最後決定讓我就讀諮商系的原因有三個重要事件:

第一,從助人者變成病人後就看見了世界的另一面。高二時我生病了,當時最深刻的變化就是可以扎實的瞭解書中描繪的各類症狀會用什麼模樣呈現,知識不再是冰冷冷的文字,而是能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因緣際會下也發現有類似經歷的人與我的關係變得緊密,我想那就是一種「認同感」,因為體會過才能更好的同理彼此。生病讓我開始注意到世界上被忽略的族群與議題,也讓我有使命感想替與我有類似經歷的人發聲。

第二,參加大學主辦的科系營隊。我認為實際來到大學認識環境、體驗課程、與學長姊交流,才可以親自考量與領域、與學校的適配度,當時我就是參加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的營隊覺得很自在,也喜歡諮商系待人真誠又溫暖的方式,最終就以此為目標校系。

第三,參加學校提供的學群講座。能聽到教授們分享各系在大學會學什麼、重視什麼是很重要的,也會理解高中的考科是對應到該系的哪些專業能力上,因此也會讓我更願意盡力去補強自己還缺乏的考科能力。

 

進入這個學系後獲得的成就感或啟發是……

●李同學:老師的一席話,改變了我的大學生活

在大一上的那段時期,我一心想要將成績提高,因此捨棄了一切的社交互動和社團活動,每天只要下課鐘一響我就直接回宿舍,但時間久了後,我發現自己對這個系非常沒有歸屬感。後來在一次課堂上,老師說:「鼓勵大家還是要多參與各種活動或是社團,因為你們未來要做的工作是與人有關的,這些經驗都能在未來幫助你們。」聽完這些話之後我想了好些時間,覺得自己也該做些改變,很幸運地,在大一下學期時系上有為高中生舉辦營隊,我在參加營隊時認識了很多學長姊和以前幾乎沒有講過話的同學,我發現我原本覺得無趣的大學生活,在我僅僅只是參加了一次營隊後變得很不一樣,也讓我對這個系產生了歸屬感。現在的我正在念諮商研究所,我回頭想想覺得當時那位老師說得很對,從前我在大學時期的所有經驗,無論是開心的或難過的,都成為了我現在走在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路上的很大助力。

●許同學: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自己

我很喜歡系上老師說的一段話,他說:「每個職業都有自己重要的工具,例如棒球選手會很愛護手套、廚師會愛護鍋具,而諮商師要珍惜的就是『自己』。想要有能力成為一位助人者,就要先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與身心狀況,這樣你的個案才會心服口服啊!」

在大學四年當中一定會想嘗試很多不同的挑戰,偶爾也會讓自己身心俱疲,這段話就像一盞明燈,提醒我該重新評估與安排生活,讓我能保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照顧自己,也可以多花時間體驗不限於系上的活動,所以就讀諮商系讓我懂得照顧自己、維持自我成長的好習慣。

 

進入這個學系後遇到的挫折及克服方法是……

●李同學:出國計劃被打亂後的轉念歷程

當我剛入學的時候,得知了系上有一個制度稱為「雙聯學制」,簡單來說就是將大學分成兩年在臺灣讀、兩年在美國讀,畢業後就可以拿到兩間大學的雙學位。當時我非常嚮往這個計畫,也因此我在大一時期竭盡心力地讀書。但是就在我準備要提出雙聯學制的申請時,才發現我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能夠支撐我在美國讀書。這給了我很大的打擊,想到自己花了這麼多時間在念書、拿好成績,卻沒有想到自己在美國要如何生活,頓時覺得自己一整年的努力都白費了,沮喪地大哭了一場。

又過了一陣子,我覺得生活還是要前進的,自己剛好身在心理諮商學系這樣一個學習如何療癒的場域中,也應該要藉由這個機會好好探索一下自己,既然自己現在出不了國,那不如想想自己在國內可以做些甚麼吧!因為希望持續接觸英文,我找到一份英文教學的工作,而這段經驗對我而言也是一段無可替代的時光。

●許同學:找到自己的價值≠成為最優秀的人

諮商是以人為本的專業,因此沒有教戰手冊,我們需要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與哪個學者比較相似,或是特別喜歡哪個論點、比較關注哪個議題,再決定自己的諮商風格是什麼模樣,即使到現在我可能都還難以定義自己為什麼風格,也時常會擔心晤談技巧是否做得不夠好而感到焦慮。

不過,回頭過來想就會發現這些都是正常的感受,畢竟諮商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人做的都是對的,要提到進步也一定學無止盡,所以最重要的是去看見並肯定自己付出的努力,小小的耕耘累積起來就可以發現某些地方開始不一樣了。

尤其諮商系的包容度很大、接受甚至喜歡多元性,因此每一個人進來諮商領域都有獨一無二的力量能貢獻,不需要變得典型或跟別人一樣,呈現自己最有自信、最自然的模樣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正在探索校系的高中學弟妹能做的是……

●李同學:所有走過的路,都會成為你的武器

請給自己一些時間靜下來好好和自己相處。我想提供一些思考方向給仍不確定如何選擇校系的學弟妹們,以及知道自己想念甚麼,但不知道自己高中的經驗對大學有何幫助的學弟妹們。

給仍在猶豫不知道如何選擇學系的你:

如果今天我要跟別人介紹一項我最厲害的技能或特點,那會是什麼?我喜歡這個技能或特點嗎?這個技能或特點是怎麼學會的?這個技能或特點可以連結到我的哪些特質嗎?世界上有這些技能或特點的人們都在做些什麼工作、讀什麼系?我平常的興趣是什麼?我如何發掘這個興趣的?這個興趣可以連結到我的哪些特質嗎?世界上有這樣興趣的人們都在做些什麼工作、讀什麼系?

給不知道自己高中的經驗對大學有何幫助的你:

我想讀的學系是什麼?我當初想念這個系的動機是什麼?讀這個學系有什麼能力要求或是特質要求嗎?我有這些能力或是特質嗎?如果有,這些能力和特質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如果沒有,我有曾經做過什麼努力嗎?

最後,想送給閱讀到這邊的你,我覺得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生涯大師Krumboltz有一個「善用機緣論」,人生處處有想不到的意外或是突發事件,然而即使這些事件超出規劃或是不合你意,無論好壞,體驗過這些事情的經驗,都能夠為我們帶來學習、也一定都能在我們生命中的某一天派上用場。

●許同學:豐富資料庫,有一天就會派上用場

在高中就能篤定未來志向的人的確少之又少,還沒有辦法確定方向是很正常的,趁著三年時間多去探索不同類型的活動、充實對每個學系的資料庫,體驗過後不一定能找到你要什麼,但至少可以了解自己不要什麼,能排除自己不想做什麼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也想提醒大家學系也不代表人生的全貌,在大學裡你有機會上通識課、學程課、外系的課,有很多資源可以學習到本系以外的知識,所以並不會被學系限制。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一樣,找到自己的價值可以是有很多元的發展,這些能力都是可以靠自己的創意結合的,說不定在哪天會變成你贏過別人的秘密武器!

以我的故事為例,我曾在法律領域下了些功夫,那些經歷並沒有浪費,在諮商領域中處理一些較嚴重的個案狀況需要跟檢察官、法官接觸時,我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法律知識能勝任這樣的案件,以此類推,每種不同的專業與能力都可以有自己想發展的方向,所以「擅長的」、「有興趣的」、「能養活自己的」領域可以重疊也可以不重疊,單看你有沒有創造力開出自己的一條路喔!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