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一)—如何撰寫一份理想的作品
2022/2/15
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作伙學
累計觀看次數:63,063 次
本篇文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 第一部分介紹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作品的「六大指引」,說明作品需要呈現的內容和重點;
- 第二部分則是「完整的作品架構」,說明一份完整作品的架構究竟長什麼樣子、包含哪些內容
(一)六大指引
根據110年的審議討論及會後問卷調查的成果,我們針對課程學習成果的呈現形式,以及大學端的審查原則,提出了六個主要的指引,幫助高中端瞭解該如何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也協助大學端瞭解該如何來進行審查。
1.展現素養能力:
培養學生一般性的核心素養能力,是108課綱的重要精神,因此建議大家在作品中要透過舉出具體的事例,展現自己所運用或學到的素養能力。像是透過詳細紀錄學習/作品製作的過程去呈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在心得反思裡寫下個人的想法,呈現批判思考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另外其他像是團隊合作、公民素養、溝通表達、自主學習等素養能力,也都是絕大多數的科系重視的能力。
2.作品須有摘要:
我們在整理作品時發現,有部份同學製作的作品內容雖然豐富,但卻沒有在開頭說明作品的重點,這會讓教授們摸不著頭緒。因此,建議大家在作品的開頭要放上整份作品的摘要,內容可以包含:課程進行方式、選課或研究動機、「學習過程、方法與收穫」、心得反思。摘要篇幅不用太長,目的是讓大學教授可以很快地認識這份作品,只要簡要的指出作品想要呈現的重點即可。
3.交代作品的脈絡:
參與者帶來的作品中,經常發生的另一個狀況是:沒有好好交代作品的來歷。很多作品會把課堂的作業或口頭報告的簡報檔直接上傳,沒有經過說明作品的脈絡。大家想想看,如果教授一點開作品看到的是心得反思或製作過程,但沒有看出是在什麼課程、因為什麼動機而製作,會不知道這份作品在做什麼。
因此,建議大家要在作品開頭說明「這是什麼作品」以及「為什麼製作」,除了放上作品名稱、課程名稱及課程單元,說明作品與課程的關聯性外,也要寫出挑選作品主題或製作這份作品的動機。
4.突顯個人的獨特性:
對於教授來說,作品是他們認識學生的機會,一位教授通常要審查很多份學生的資料,「看起來都差不多」的作品會讓教授感到乏味,若能在作品中展現個人的獨特之處,就有機會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因此,建議大家在作品中要強調自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以在作品中呈現從自己的興趣或生活經驗來發想作品的主題,或是勇於提出個人的想法、對資料詮釋的獨到見解,甚至是將探究結果延伸應用在日常生活,這些都可以具體展現個人的獨特性。獨特並不代表一定要表現得過於常人,重點是要呈現可以讓自己跟其他人區分開來的一些個人特質。
5.作品需要有真實性:
教授都希望能透過作品認識學生,但有一個前提是,教授會想知道作品的哪些部分是學生發想的,哪些部分是任課老師給的。因此,建議大家在製作作品時,要將引注資料標示清楚,說明哪些是引用蒐集的資料,哪些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說明哪些部分是從老師教的課程內容額外延伸的;如果是團體報告,要記得說明自己在團隊中的貢獻與個人想法。除此之外,也要盡可能完整地交代製作的過程,說明越是完整,越能說服教授「這是自己做的」。
6.作品要有重點,經過整理過後再上傳:
因為作品的篇幅有限,同學在整理課程學習成果時,要挑選自己有興趣、有意義,或做得較有把握、最能展現能力的主題,不需要全部都上傳。如果要上傳多主題、多單元的內容,記得說明主題之間的關聯性,為什麼要把它們放在一起,或是說明挑選這幾個主題的原因,寫出主題間的關聯性,讓教授看到作品的重點。
作品的類型及呈現形式都不盡相同,不過如果能看出符合上述六點通則性的呈現原則,即可稱得上是一份理想的作品。
(二)理想的作品架構
除了「六大指引」之外,根據審議會議的討論內容,以及會後600多份作品的統整分析,我們發現高中老師、學生所帶來的作品,依作品類型的不同,會有各自經常缺少,但卻是一份完整作品的架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以下將說明理想的作品架構,究竟需包含哪些重要的部分。
一份完整作品的架構,應該要有五個要素,包含標題與姓名、摘要、作品說明、正文、心得反思:
1.標題與姓名:首先,作品開頭一定要放上標題,才能讓人快速掌握作品的主題跟類型,同時也需要放上製作者的姓名,以及標示作品是產自於哪一堂課。
2.摘要:第二個部分是「摘要」,在開頭放上摘要,可以讓教授快速地認識這份作品,簡要地交代你在這份作品中最想要呈現的重點與亮點。
3.作品說明:緊接著是作品說明,目的是要向讀者說明作品的脈絡,包含動機、作品與課程的關聯性等,通常會放在摘要之後,正文之前,也能適度融合在摘要之中說明。無論是哪一種,重點是要讓審查端認識作品的背景脈絡。這是一個同學們經常忽略,但卻十分關鍵的部分。
4.正文:進入作品正文,也是整份作品的重點,包含作品製作的「過程」與「成果」,教授會想從中看見學習成長與素養能力的證據,因此過程與成果兩者並重,而且缺一不可。
5.心得反思:最後,是心得反思。根據審議的討論紀錄,參與者對於心得反思的編排方式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也沒有誰的觀點就一定正確,因此我們幫大家整理了不同的編排方式,以及審查教授期待看到的內容,大家可以按照自身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來決定要如何安排心得反思的編排方式:
◆若將心得反思放在「正文之前」,優點是教授不用花心思去猜測學生想展現的能力,但必須注意要先交代作品的脈絡,避免讓教授還不知道作品的內容,就先看到反思心得。
◆將心得反思放在「正文之中」,則能夠鋪陳自己在產出作品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適合分多個階段或多主題的成果,可以在每個階段或主題的段落後面,補充自己遇到什麼困難、用什麼樣的策略去解決。最後,在正文的結尾加入對整份作品的心得反思作為總結。
◆將心得反思放在「正文之後」,符合一個正式研究報告的邏輯脈絡,並且在瞭解整份作品的動機、過程之後,再閱讀反思心得會更有共鳴。
五大要素相對位置示意圖:
本章節向大家說明了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六大指引」,以及「理想的作品架構」,應該讓大家對於一份完整作品所需具備的要素,有了基本的概念。而下一章節,將會順著六大指引提出的重點,跟大家分享要如何呈現學習過程與素養能力。
(本文為合作轉載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原文轉載自「作伙學」官方網站文章https://www.108epo.com/results-detail.php?Key=27)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