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6 下午 03:54:31
學系特色
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致力於培育具備多元設計整合的專業設計人才。本系以跨領域多元整合的精神提供平面視覺設計、動態影像製作、動畫設計、數位互動媒體為導向的設計整合專業課程,培育學生具備產業所需要的獨立思考、創新思維與多元整合實踐能力的新一代設計產業人才。
學科意涵
視覺傳達設計是透過視覺美感為基礎訓練與涵養,以人文藝術思維為設計思考基底, 配合各種媒體的綜合表現,傳達設計與創意, 並訓練學生能活用設計美學的整體思維運用到實際社會生活環境. 本系包含平面視覺整合設計領域、動畫設計與影像製作的專業分流。
學習方法

本系主要會用到的學習方法有"數位媒體/電腦繪圖應用技巧"
圖解:電腦教室上課情形
版權:系上所有

本系主要會用到的學習方法有"手繪設計稿/插畫 或動畫製作"
圖解:大葉大學_視傳系_鹿角女孩動畫作品
版權:羅鈺樺校友提供
本系主要會用到的學習方法有"影片編寫與製作"
圖解:學生影片編寫與製作情形
版權:系上所有

本系主要會用到的學習方法有"攝影與燈光"
圖解:攝影棚
版權:系上所有

本系主要會用到的學習方法有"設計企劃/ 提案設計"
圖解:上課活動情形
版權:系上所有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多參加社團及校外活動,多看、多聽、多欣賞國內外視覺設計、影視製作、多媒體與動畫、網路社群等作品,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以平面暨多媒體設計/動畫設計/影像製作為發展主軸,以整體設計產業需要的人才做培育目標。
1.
多媒體學程偏向日系動漫設計與遊戲設計,
本系則是以動畫原型創意不分類型,引導學生以視覺美感訓練為主要導向,並注重劇本編寫,但以短片發展為主要訓練目標。
2.
傳播藝術學程以拍攝長片為主,
本系則是以廣告影片的設計產業為主發展各種類型的短片製作。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如上述,本系畢業生出路與職涯發展亦分平面視覺整合設計/互動多媒體設計/動畫設計/動態影像製作等方向。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覺傳達設計學系經常被誤認為只有以平面或商業設計為主,本系為第一個國內命名為視覺傳達設計的科系,是以平面視覺整合多媒體、動畫、數位影音為發展方向,並培養設計師的獨立思考,具備創新思維與多元整合執行能力的設計產業人才。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包含平面視覺整合設計/互動多媒體設計/動畫設計/動態影像製作,跨組學習,多元發展,提供學生未來就業有更多元能力與認識, 較能因應業界需求。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資料準備中
信箱:資料準備中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色彩學
- 材質與構成
- 造形基礎
- 素描(一)、素描(二)
- 版面編排設計(一)、版面編排設計(二)
- 攝影學
- 數位影像處理
- 設計基礎
- 基礎錄影製作
- 電腦繪圖(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大二必修
- 設計思考
- 藝術史
- 設計繪畫
- 基礎手繪動畫製作
- 進階設計(一)、進階設計(二)
- 電腦文字創作(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編輯設計(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視覺識別設計(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基礎包裝與結構設計(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網頁多媒體設計(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商業攝影(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平面設計實務(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商業包裝設計(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訊息視覺化設計(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攝影與燈光(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聲音設計與剪輯(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2D動畫製作(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影音剪接(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劇本創作(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進階錄影製作(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3D模型製作(一)、3D模型製作(二)
- 動態圖文設計(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互動設計概論(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自媒體設計應用(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大三必修
- 廣告視覺整合設計
- 活動視覺整合設計
- 印前與印刷實務(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概念插畫(視覺設計之核心課程)
- 實驗動畫(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田野企劃與實務(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停格動畫(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3D動畫製作(一)、3D動畫製作(二)
- 短片製作(一、二)(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數位後製作(一)(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 美學(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自媒體營銷基礎(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數位出版(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互動程式設計(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設藝總整專題(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畢業專題設計企劃(跨域媒體之核心課程)
- 競賽專題實務(一)、競賽專題實務(二)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設計(一)、畢業專題設計(二)
- 數位後製作(二)(影視動畫之核心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
-
平面暨多媒體設計
- 電腦繪圖、電腦文字創作、編輯設計、視覺識別設計、基礎包裝與結構設計、品牌行銷、網頁多媒體設計、商業攝影、平面設計實務、商業包裝設計、訊息視覺化設計、印前與印刷實務、創意平面設計、概念插畫、插畫應用...等
-
動畫設計領域
- 進階手繪動畫製作、3D模型VR虛實製作、3D模型AR虛實製作、實驗動畫、3D動畫製作、3D虛擬實境、停格動畫...等
-
影像製作領域
- 攝影與燈光、聲音設計與剪輯、電影發展史、影音剪接、劇本創作、進階錄影製作、短片製作(一) 、短片製作(二)..等
特色課程

編輯設計、平面設計
本課程以紙本刊物之美術編輯為基礎訓練圖文整合與敘事能力,強化編輯概念,編輯流程與專業排版。
圖解:編輯工作坊海報
版權:系上所有

概念插畫、影片拍攝
本課程引導學生從文本的閱讀轉譯成圖像,利用手繪或運用複合媒材的技法結合數位科技的知識,創造德獨特風格的插畫作品。期末並完成一本或一件藝術書的概念作品。運用學習可以進行影像拍攝或多元媒體的製作。
圖解:大葉視傳系學生獲德國紅點設計獎
版權:系上所有

基礎手繪動畫製作
本課程主要是著重在訓練同學用單格繪製的手法來完成動畫,透過手繪動畫的練習能更了解動畫的本質是在於了解動作的分割與時間的掌控,而不是過度仰賴電腦的特效功能,希望同學能在此課程建立正確的動畫基本概念。
圖解:大葉大學_視傳系_鹿角女孩動畫作品
版權:羅鈺樺校友提供

數位後製作
本課程主要針對影片製作進入後製階段所面臨的各種環節的相關知識,並針對數位電影所拍攝之數位影片檔案帶入相關影片的後製技術以及整體的影片環境做介紹,並帶入影片的相關編碼與系統轉換之技術概要。課程中也要求學生以實拍實作來練習2D,3D技術加上綠幕合成在影片後製中的製作流程等相關專業知識。
圖解:學生上機情形
版權:系上所有
短片製作
短片製作是培養學生製作優秀專業短片,並建立個人作品集為目的的課程,課程目標為讓學生應用專業知識並達成商業設計應用內容。
圖解:大葉學生廣告短片獲最佳金犢獎
版權:系上所有
適合從事工作
-
創意指導
-
具統整創意的能力,必需通曉文案、設計與管理能力,負責廣告創意與創作之指導工作。
-
-
藝術指導/創意總監
-
對品牌、廣告、影像等之設計風格進行把關,並對設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與管理。
-
-
網頁設計師
-
規劃網站的形象、功能,並進行網頁視覺設計、製作、修改、測試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陳永凱校友-《小輓》作品
版權:大葉大學提供
陳永凱
陳永凱是視傳系第二屆畢業生,後來到捷克布拉格應用藝術大學攻讀碩士,近期他以筆名「阿尼默」出版漫畫集《小輓》,這本書入選2019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台灣館參展,2020更獲得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獎青年漫畫首獎。《小輓》雖然是數位繪圖的漫畫,但每一格漫畫都包含很多細節與技法,可以單獨當成一幅畫來欣賞。
陳永凱(阿尼默)表示,《小輓》這本書圍繞著死亡、喪事,由「旱溪」、「家蚊」、「緞帶」三篇漫畫組成,這些故事有些跟他的生命經歷相關,有些是從生活出發的想像,整整畫了三年,但故事圍繞在他的生命超過十年。他認為創作是生命的累積,要用真誠、努力的態度,投注心力去創作,一旦你花的時間比別人更多,那麼即使是使用一樣的技法,別人也不可能畫得比你更好。

圖解:吳俊翰校友-業界作品
版權:吳俊翰校友提供
吳俊翰
台南二中畢業,在高中期間沒有特別適合的課程,高三時自我尋找興趣而找到了設計科系,因而進入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就學。大學時期喜歡學習系上各種類別的課程,多元領域的學習非常有趣,對往後就職也有相當的幫助。大四時參與畢委會任執行總召,學習到了不少團隊合作及規畫的經驗。
先後在里肯波設計工作室/厚禮牛創意/8F設計工作室擔任專案視覺設計師。在職場上執行專案時充分認知到在設計領域擁有多元專長的重要性,如下列作品中都需要多元的運用不同視覺領域的課程才能更精準地完成,覺得當年在校參與多元類別課程的啟蒙學習經驗對於未來發展有莫大幫助。

圖解:江秉潤TED演講
版權:江秉潤校友提供
江秉潤
豐原高中畢業,高二時決定做動畫,但沒有頭緒,決定找動畫系來唸,學長只跟我說去學Maya,所以誤打誤撞開始自學起3D,一開始周遭也沒人可請教,進大葉視傳系亦經由老師的指導,再加上自主學習,一路跌跌撞撞走了過來,有時檔案錯了就刪,來來回回走了不少冤枉路,但也培養出完整的基礎,以及自我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曾任公視電視劇一把青動畫指導,工作上將Blender導入,將喜好與經驗應用於實戰中並提升製作內容。相關歷程心得分享於「TEDxDadun 2016年會《瞻Foresight》」中,另外也有《3D設計for 3D列印超入門:Blender快速建模全書》此著作。
多元能力
藝術創作:透過音樂、舞蹈、繪畫、設計、戲劇或雕塑等創造或表現,來傳達想法與展現自我。
個人特質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